《四季》说课稿
《四季》说课稿1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季》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四季》说课稿1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所上的课文是人教社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材第一册《四季》。这是一首儿歌,作者采用拟人化手法描述了四季中具有代表性的事物,表现春、夏、秋、冬不同景色。本课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和观察图画,体会词句的意思,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体验,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还要求教师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根据课标精神,我的整个教学设计立足点在于: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师的讲解分析,用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用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扬学生灵性服务。
在这种教学指导思想下,我把朗读作为这堂课的重点。
“新课标”还特别强调“读”的重要性,提倡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发生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因此本节课,我是这样设计读的步聚的:
一、初读,在读中整体感知
本课一开始,我安排学生听读(随机演示)声情并茂的范读,屏幕上美丽如画的四季景色,使课文内容形象化,从而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自读,感知内容
在学生自读前,提出自读要求,目的是让学生读通课文,感知文章的.内容。
三、美读,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1、以境促读,境中动情
本课朗读的重点是有关“春天”的这一节诗,根据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我播放了描绘春天美景的录像,(随机演示)屏幕上花儿争先开放,小草钻出地面,小鸟飞来了,它们给学生以强烈的感官刺激,再配上动听的背景音乐,让他们对文中的文字描写有了直观的形象认识,身临其境的感觉油然而生。孩子们边看边自发地鼓掌,情不自禁地赞叹:“春天真美啊!”抓住这个契机,我让学生把自己变成钻出土的小草芽,问学生:“你高兴吗?你想怎么说?想怎么做?”孩子们笑着、跳着、拍着手,欣喜地说:“我是春天!”紧接着,我使用了激扬学生灵动的评价语“开心地说吧!“”跳起来说!“这么多小草芽都钻出来了啊,一起欢呼吧!“这些话语,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他们的创造性被激发,心灵得以解放,此时,整个教室一片欢腾,洋溢着浓浓的“春意”。
在教学“夏天”这一节诗时呢,我让孩子们进入情境,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去感受夏天的气息。(配课件)“现在你们就是荷叶了,你舒舒服服的躺在水面上,你看到了什么?嘘!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由此可见,只有调动了孩子们的情感才能使他们产生一种“我要读”的冲动,进入想说、想表现的状态。在境中动情,以情促读,以读促情,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达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浑然一体的境界。
2、以演促读,入情入境
在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后,我安排学生分成四人学习小组表演读课文,引导学生大胆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自己从诗歌中领悟到的内容与情感,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表达出来。这时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孩子们摇身一变成了小草芽、小荷叶、谷穗娃娃,雪娃娃,有的学生在摇头晃脑地读,有的学生手舞足蹈地读,课堂上书声琅琅。这刻,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巳经能够冲出老师的翅膀,自由地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啦!
3、以说促读,说中激情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于是,我在教学该课的最后,安排了创作新的四季小诗这一环节,为此,学生非常感兴趣。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奇思妙想:如“蜜蜂嗡嗡,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西瓜圆圆,他对冰淇淋说,我是夏天”;“红叶飘飘,他对崔老师说,我是秋天”;“雪花飞舞,他对梅花说,我是冬天”。这是多么童真的想象,多么独特的情感体验啊,让我充分地感受到孩子们在学习活动中的那颗聪慧而灵动的心。
最后我想用萨特的一句名言,作为这节说课的结尾:阅读是生命的活动,是一种生活,一种自由的生活,精神的生活,智慧的生活,阅读是自由的梦!
感谢各位专家、老师!谢谢!
《四季》说课稿2
一、理解教材用好教材开发教材
《义务教育实验教材》是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标准,致力欲建构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具有开发性,能真正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四季》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三组的第二课,这首儿歌,通过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明了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写,语言亲切,富有童趣,所配的四幅图画,形象优美、色彩明丽,便于给学生留下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在教学时,一定要“巧用教材,活用教材”,引导学生通过入情入境地读,积极主动地说,有个性创造地演,把课标中“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这一理念落到实处。
学习目标:
1、巩固本课所学的生字,拓展学生生活中识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图文,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识字和朗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受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领会课标新理念
探索教学新方法
1、互动合作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对学生而言,互动意味着个性的张显、主体性的凸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点拨者、引导者。教学设计在识字、朗读、演说中都体现了互动、合作的.教学方式。如:教学中的生生合作,巩固识字,师生合作,拓展识字,自主合作,感悟朗读,教师指导,合编儿歌等。
2、注重情趣
根据儿童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持久的年龄特点,低年级语文教学要注重情趣性。多用愉快教学,课已始,趣已生,课行中,趣正浓,课已毕,趣犹存。教学中游戏识字,动画朗读,自编儿歌,个性表演,都体现这一教学思想,能充分唤起学生的童趣,释放童心,焕发童真,还学生快乐童年。
3、感悟学法
语文学习无定法,重在得法。施教之功,贵在导学。从学生初学语文,接触语言文字开始,就要有意识地渗透学法,点滴积累,达到“我会学”之目的。如:朗读感悟,积累语言,在生活中识字,运用生活情趣,自编儿歌,都意在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悟出一些语言的规律和法则。习得学法,激活思维,张扬个性。
4、开发课程资源,走向生活大课堂。
开放语文学习空间,树立一种大语文观,把语文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自己当小作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四季的喜爱之情,引领学生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三、教学过程,主要步骤解析: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找朋友“歌曲,师生拍手。
2、生生合作,复习生字。
(二)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出示四季图画,听配乐朗读。
2、学生自由练读。
(三)拓展识字,训练说话。
1、师生交流,收集与四季有关的生词卡。如:燕子、知了、菊花、雪人、游泳、稻谷。
2、合作学习,当小作家,自编儿歌。
(四)感情升华,动手操作。
1、欣赏四季美丽的画面。
2、小组活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四季的喜爱之情。
《四季》说课稿3
一、理解教材用好教材开发教材
《义务教育实验教材》是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标准,致力欲建构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具有开发性,能真正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四季》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三组的第二课,这首儿歌,通过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明了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写,语言亲切,富有童趣,所配的四幅图画,形象优美、色彩明丽,便于给学生留下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在教学时,一定要“巧用教材,活用教材”,引导学生通过入情入境地读,积极主动地说,有个性创造地演,把课标中“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这一理念落到实处。
学习目标:
1、巩固本课所学的生字,拓展学生生活中识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图文,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识字和朗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受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领会课标新理念
探索教学新方法
1、互动合作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对学生而言,互动意味着个性的张显、主体性的凸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点拨者、引导者。教学设计在识字、朗读、演说中都体现了互动、合作的教学方式。如:教学中的`生生合作,巩固识字,师生合作,拓展识字,自主合作,感悟朗读,教师指导,合编儿歌等。
2、注重情趣
根据儿童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持久的年龄特点,低年级语文教学要注重情趣性。多用愉快教学,课已始,趣已生,课行中,趣正浓,课已毕,趣犹存。教学中游戏识字,动画朗读,自编儿歌,个性表演,都体现这一教学思想,能充分唤起学生的童趣,释放童心,焕发童真,还学生快乐童年。
3、感悟学法
语文学习无定法,重在得法。施教之功,贵在导学。从学生初学语文,接触语言文字开始,就要有意识地渗透学法,点滴积累,达到“我会学”之目的。如:朗读感悟,积累语言,在生活中识字,运用生活情趣,自编儿歌,都意在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悟出一些语言的规律和法则。习得学法,激活思维,张扬个性。
4、开发课程资源,走向生活大课堂。
开放语文学习空间,树立一种大语文观,把语文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自己当小作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四季的喜爱之情,引领学生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三、教学过程,主要步骤解析: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找朋友“歌曲,师生拍手。
2、生生合作,复习生字。
(二)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出示四季图画,听配乐朗读。
2、学生自由练读。
(三)拓展识字,训练说话。
1、师生交流,收集与四季有关的生词卡。如:燕子、知了、菊花、雪人、游泳、稻谷。
2、合作学习,当小作家,自编儿歌。
(四)感情升华,动手操作。
1、欣赏四季美丽的画面。
2、小组活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四季的喜爱之情。
《四季》说课稿4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四季》。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对本节课加以阐述。
一、说教材
《四季》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是学生学习了汉语拼音和识字(一)后的第二篇课文。这篇课文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诗歌。课文共有四句话和四幅图,每句话配有一幅图,本首诗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整首诗歌通俗易懂,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我们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1会认11个生字,四个偏旁,写好“竖弯钩”和汉字“七”。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小节。
过程与方法:识字写字;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秋季的美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识字,初步认识汉字的形体美。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通过观察、朗读、想象感受秋天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说教法学法
我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结合本课教学目标及学情,我们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本节课,教师通过创设一定情境,播放课件和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识字指导法:运用拼音识字法、分析比较法、字理识字法、猜谜识字法、拆合识字法、游戏识字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提高识字效率。
引导朗读法:本着“以读为本”的教学原则,让学生通过读对课文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感情,感受到语句的优美。
在对待学生的学习上,我们以学生的“学”为教学的出发点,让学生放开手脚,积极参与,大胆求索。本课我们指导学生用如下方法进行学习:
朗读感悟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熟读。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本节课,教师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感受文中蕴涵的情感。
自主探究法:明确学习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节课,我们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习语文。课堂上注重语言训练,通过朗读、背诵和说话,实现语感积淀,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生动形象。总之,教学中努力为学生营造和谐、平等、愉悦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自主、自信的学习品质。
五、说教学过程
本课时我们设计了四个环节:(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三)指导朗读,感悟秋景(四)指导写字,趣味作业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创造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思考、主动发言。于是,开始上课时,教师绘声绘色地告诉学生大自然妈妈有四个漂亮的女儿,然后让学生欣赏美丽的风景图,学生边欣赏教师边配乐介绍,从而引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并板书。这种情境的创设,能让学生从直观上感受到四季的美丽,从而激发他们对四季的探索和好奇心。“春、夏、秋、冬”四个字中有三个字都是本课的认读字,所以教师边板书边指导孩子识记,并认识禾字旁。告诉孩子“春、夏、秋、冬”就是一年中的“四季”,板书课题“四季”。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前先欣赏课文的动画视频,然后让学生说说你都看到了哪个季节的什么景物?学生边汇报教师边贴图。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因为新课标中强调了培养低年级学生倾听的能力以及观察的能力,同时有趣的动画还可以激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初步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后,老师让孩子们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识生字,并把认读字多读几遍。这样设计目的是为接下来的识字教学奠定基础。识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因此我们设计的识字教学的环节一共有三部:1。拼读生字,记音。2。认读生字,记形。3。卡片识字,巩固。
1。拼读生字,记音。教师巧妙的把本课的生字按照两拼音节、三拼音节以及整体认读音节分成三类,先让小老师带大家拼读,然后请学生观察发现,进行总结归类。这样既巩固了刚刚学过的拼音知识,又让学生记住了字音,达到教学无痕的效果。
2。认读生字,记形。教师让学生开火车认读不带拼音的生字,然后交流识字方法,记住生字的字形。先用“对”字举例,巩固加一加的识字方法,然后用同样的方法记住“肚、就、说、叶、圆”五个字。指导学生用猜字谜的方法学习“雪”字,用“比一比”的识字方法学习“是”字,学完总结学过的识字方法。同时还要指导学生认识“月字旁、大口框和雨字头”三个偏旁。在识字的同时让学生练习组词,造句。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的特点。
3。卡片识字,巩固。教师用富有童趣的语言创设情境:瞧,调皮的生字宝宝和大家玩起了捉迷藏,藏到了儿歌中,你们能猜出每个数字后面藏得都是谁吗?快把它们找出来排排队。让学生们边动手边动脑,在玩中学,学中玩,符合低年级的学情特点。
(三)指导朗读,感悟秋景
由于本课的四个小节结构相似,因此我们在教学时打破一贯从头到尾按顺序、一成不变的教学传统,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说说现在是什么季节,你从哪看出来的?从而引出第三小节的学习,也就是学习秋天的美景。朗读感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我们在教学中让学生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感悟秋天的美。教师先指名读第三小节,然后让学生找找这一小结描写了秋天的什么?学生会找到“谷穗”。谷穗是什么样的?学生会找到“弯弯”。教师板书“弯弯”。我们的教学面对的是刚入学的六、七岁的孩子,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对儿歌中所涉及到的“谷穗弯弯”不太容易理解,教师结合实物图片进行教学,直观明了,并指导用叠词的好处。再通过教师范读,指导学生读好“谷穗弯弯”。语文学习落实了“读”,还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教师出示秋天的石榴的图片,让学生也练习使用叠词,说说石榴怎么样,张扬学生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然后教师让学生找找这一小节中还有哪个词说谷穗弯?学生会找到“鞠着躬”。教师让学生一起做做鞠躬的动作,体会谷穗是因为颗粒饱满太沉了,所以压弯了腰,再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平时给老师鞠躬是在感谢老师的辛勤培育,从而体会出小谷穗是在给农民伯伯鞠躬,感谢农民伯伯这一深层含义。动作表演,既有趣又生动,符合低年级儿童好动、好玩的特点,这样能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他们感觉到乐在其中。接着教师让学生体会谷穗的心情,并带着开心、自豪的语气读谷穗说的话。最后师生合作朗读这一小节,再背诵。
(四)指导写字,趣味作业
写字指导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另一个重点,孩子刚刚接触写字,因此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学会观察笔画,占格,进而写好字。本节课教师先让学生观察“竖弯钩”的写法,然后再由浅入深观察“七”的写法,教师指导书写。在写字时还要提醒孩子正确的写字姿势,然后教师对学生的字加以展示评价,并修改。
本节课教师设计了两个趣味作业,让学生二选其一,体现了作业的趣味性和创新性。
六、说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我们追求言简意赅,用图片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学情特点。
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多以启发式教学为主,让学生在课堂上实现两个转化,也就是学生切实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接着又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和品德。使之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今天我就说到这里,不当之处恳请领导老师批评指证。谢谢大家!
《四季》说课稿5
一、说教材
《我的四季》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的第二板块“体悟人生”中第二篇。作者将生命的劳作、艰辛、期待、收获浓缩在“四季”里,把人生的阅历浓缩在表述四季的文字里,让读者与自己一起共受煎熬、也分享快乐。板块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解读文本,并通过与家人、老师、同学的对话交流,加深对学习材料中青春话题的感受和思考、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不断促进精神成长,完善自我人格。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板块教学要求将教学目标确定为:
1、学生能通过活动体验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加深对自我青春的思考和认识。
2、学生能够结合自我体验,说出《我的四季》蕴含的人生含义。
3、能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文中一些富有哲理句子的含义。
重点:让学生懂得人生的.意义在于人生的过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难点:对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句子的含义的理解。
二、说教法
作者在文中描述了自己的人生阅历、抒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要使学生从文中获得精神滋养、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促进精神成长,就必须鼓励学生对文本的自我解读。让学生结合自我体验,反复阅读文本,深入地与文本对话,并学会与他人交流、分享经验与感受。本案采用的教学方法为:
1、自读体悟法
学生自读文本,划出自认为富有哲理的句子,写出自己的感受。
2、对话交流法
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结合自我体验交流观点。
3、合作探究法
从文本内容出发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交流,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进而获得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三、说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张洁《挖荠菜》中的故事很感人,留给学生的记忆很深刻,对其童年生活的回忆很容易激起学生对她一生境遇的兴趣。因此可以这样设计导语:初中学过一篇课文《挖荠菜》,同学们还记得主要内容吗?(一位回忆当年挖荠菜的苦难生活)其实挖荠菜正是作者张洁童年苦难生活的真实写照,那么作家张洁她是如何评价自己的过去、规划她的未来的呢?她认为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呢?请看《我的四季》。
2、学生代表根据课前收集资料介绍作家作品。
3、听配乐朗诵课文。
4、学生自读、思考、体悟,写出准备发言要点。屏幕出示自读体验任务:划出作者对人生感悟的句子中你深有感触的部分,说说感悟给你怎样的启示。
5、学生交流对话,向同学展示自己富有个性的文本解读结果、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通过交流共同分享别人的经验。
6、合作研讨。
问题:
(1)概括作者的人生四季有着怎样的特点。
(2)贯穿于作者人生四季的一条主线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人生信念和人生态度?
明确:
(1)人生春季生活艰辛仍充满希望,夏季历经磨难但不放弃,秋季感悟收获但不后悔,冬季人生黄昏但老有所为。
(2)主线是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从中可见作者执著追求的人生信念和永不退缩的人生态度。
7、结语。
同学们,人生的四季是短暂的,青春更是转瞬即逝。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们进一步明确了应该如何面对生命、如何珍惜青春。只要我们能在生命中的每一天认真地生活、无悔地付出,我们就可以坦然地说:哀叹和寂寞的、将永远不会是我。
《四季》说课稿6
教材分析:
本课是河大版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的主题是“神奇的大自然”。此文的鉴赏重点,是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美,赏析散文的画面美,教给学生抓住景物特征描写的方法。这也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以提高的一个重要环节。
教学设想:
本文通过作者对雨的描绘,是在抒发作者的情趣和对人生的态度。这种散文的学习,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生引导到学习中来,这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本文教学通过朗读、赏析、感悟等环节逐步走进文本,让学生的情感得到自然释放。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目标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培养朗读能力,从中体味大自然美丽的情趣。2、学习鉴赏方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3.感受文章的语言美、画面美,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的描写方法。
学习重点:指导学生将学到的景物描写方法应用到实践中
学习难点:体会作者用笔之细腻,培养学生抓住景物特征描写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作者介绍
刘湛秋,当代诗人。1935年10月生。安徽省芜湖市人。著有诗集《写在早春的信笺上》、《温暖的情思》、《生命的快乐》,曾被誉为“当代抒情诗之王”。
2.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
静谧()高邈()莅临()咄咄逼人()
你觉得还有那些字需要掌握请写出来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
1.导入:雨是大海的女儿,是天使的眼泪,是大地的微笑,是文人的宠儿。古人有很多写雨的诗句,同学们能说一说吗?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师:雨在古代诗人笔下,已经被写得如此之美,在当代诗人眼里,它又会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当代诗人刘湛秋先生的散文——《雨的四季》。
2.检查交流预习导学
三、内容研讨
诵雨
1.范读并明确听读任务:
(1)勾划文中优美语句。(2)给读不准的字正音。
2.明确诵读任务:
(1)语音规范表情诵读。(2)整体感知文章的体裁及写法。
3.佳句赏析(如此美丽的画面,源于作者优美的文字,别致的修辞。请同学们将你欣赏的句子读出来,并说说欣赏的理由。)
读出你喜爱的句子,用这样的句式表述:我喜爱()季的雨,她的'()永远是美的。
品雨
1.分析四季的雨各有什么特点?
春雨:柔情而生机夏雨:热烈而粗犷秋雨:端庄而沉思冬雨:自然而平静
2.结合全文,谈谈作者爱恋雨的理由是什么?
雨给作者的生命带来活力,给感情带来滋润,给思想带来流动,使灵魂得到净化。
析雨
分析文章的语言特征
1.树“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效果?
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树写活了,人格化了。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木刚刚从寒冬中苏醒过来,树干泛出黄青、嫩叶萌发的那种鲜活的生机
2.请在文中找一句你觉得写得特别美的句子,并简单分析它美在哪里。作者对雨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春雨:美丽、娇媚
夏雨:热烈而又粗犷
秋雨:端庄而又沉思
冬雨:自然、平静
小结:作者通过形象化的描写,写出了雨的亲切可爱,这实际上寄托了作者对雨的赞美与喜爱,表现了作者对生命与大自然的热爱。
提示:赏析句子的方法1、抓关键词赏析句子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3、从句式特点入手赏析句子4、从内容及思想感情方面赏析句子
悟雨
1.为什么叫“雨的四季”而不叫“四季的雨”?
“四季的雨”:单纯强调“雨”,显得呆板、生硬。“雨的四季”:充满灵动,赋予了“雨”一定的人格化,充满情趣和意境。
2.文章第一段称呼雨为“她”行文中称雨为它,结尾称雨为“你”感悟作者的感情。
作者讲很多物象拟人化,使之可亲可感。人称的变化使雨的形象亲切自然,作者的情感流露更真实。
教师小结:刘湛秋的散文有一种田园美,他的文字自然、亲切、优美,一事一物、一草一木、一色一声,他都能轻松道来,吸引着你跟着他的行文一走到底。
四、拓展延伸
绘雨
赏析刘湛秋的诗歌《没体验过那么柔软的阳光》,展开想象和联想,模拟课文中的描写方法,把自己对某个季节或某种景物的独特感受,试着用富有诗意的或蕴涵哲理的话表达出来。
没体验过那么柔软的阳光
没体验过那么柔软的阳光
像飘落的羽毛
像一阵爱的抚摸
秋天,异样的恬静
苹果神秘地挂上白霜
没体验过那么柔软的阳光
像一只解缆的船
像滚动的绒线球
西风扬起蓝透了的云帆
枫叶在偷偷地把你张望
也许追求比秋天更多寥阔
也许幸福会不期而降
大自然你的美每搅动一次
心灵便有一千种和谐的音响
教师寄语:今天你们出色表现太让老师感到欣慰了,真是“芳林新叶催陈叶,大海前波让后波”呀!著名的大文豪托尔斯泰曾说过:“一切作品要写得好,它就应当是从作者的心灵里唱出来的。”我们刚才在赏析这部《雨的四季》时已经从作者优美流畅的文字中感受到了那条贯穿始终的情感主旋律。正因为作者在描绘雨的四季容颜变化的同时,用深刻的笔触抒写了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和对生活的思索,才成就了这篇文质兼美、堪称精品的散文佳作。
《四季》说课稿7
一、说教材
《田家四季歌》是一首描写田家四季生活的歌谣,不如说是四幅季节图。而图画又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因而,本课教学设计以赏图、看图、说图、画图为主体思路,引领学生在图画中识字,在图画中学词,在图画中朗读,在图画中了解文章内容。《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篇课文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更培养了学生对语文的热爱之情。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应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运用语文能力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应着眼于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
二、说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课堂中教师要设置很多环节来努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听说读写的能力,特别爱幻想,但识字量还不够多,语言积累刚刚起步,理解能力还很弱,所以联系生活实际激发他们的想象力,美文美读、是他们学习这课的主要成长点。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单元课文训练的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通过学习,了解农民在不同的季节里的农事活动,体会农民的辛苦和快乐。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农民的辛苦,懂得辛勤劳动的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三)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在有感情地朗读中感悟田家生活的恬静与辛劳,热爱生活。
(四)教学重难点
二年级的学生重在识字和阅读,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定为: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2、了解农民在四个季节里的主要农事活动。
3、培养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教学课时:第1课时
四、说教法学法
为了落实教学目标,突破难点,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情境设置,以唱背导入,激发兴趣法”——激发情感,引起兴趣。
“多元识字法”——随文识字,自主识字。
“读悟法”——以读代讲,读中促悟。愿意表现自己,是儿童的共同特征。因此,我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用集体读,分组读,男女生赛读,老师引读等多种方式来朗读儿歌,达到了情感朗读的效果,也让学生很好的体会到四个季节的变化,体会到诗歌的语言美。
“展开想象,拓展思维法”——激发想象力,锻炼口语表达。“培养低年级学生积极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是新课标中低年级学段口语交际的目标之一。
“媒体辅助法”——利用多媒体的图片、视频、音频有效辅助教学,使教学活动多样化。
五、说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诵读导入
通过课前展示吟诵四季古诗“唱一唱”,“背一背”激发学生兴趣。在欣赏田家四季图片的同时,很自然地进入了观察、发现阶段,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既形象又具体,并为后面的教学打下了基础。
(二)自主学习,小组合作
这个环节以学生小组学习活动为主,充分发挥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把学习还给孩子,小组交流汇报注重学生自信展示的.培养,以让学生爱课堂爱学习为最终目标精心设计学习任务,提供学习策略步骤,为起步阶段的小组学习活动给出明确的指引。如读课文时给出的学习活动步骤为:先自己大声读一遍课文,标出小节和句子序号;在组内轮流读课文,互相帮助读准字音;组长做好展示准备;全部完成后,拍手坐好,组长举牌。在学生字的小组学习环节中给出的学习活动步骤为:和小伙伴一起圈画出第一、二小节要认和要写的生字后,请组长检查;组长带领组员学习生字。全部完成后,拍手坐好,组长举牌。这样使刚进行小组学习活动的孩子能知道自己应该学什么,怎么学。在课堂教学中,孩子能有目的地完成教学任务,充分发挥学习中的自主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三)检测导结,爱读儿歌
通过课堂的学习活动为手段,最终都要落实到让孩子爱读书爱学习会学习为最终目标。识字部分跟随识字教学检测写字成果,读课文检测为学生读出儿歌的节奏。
田家四季歌教学反思
《田家四季歌》是一首儿歌,它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绘了农民一年的农事活动,赞美了农家人的辛勤劳动,抒发了他们收获的喜悦。
本课亮点:
在教学《田家四季歌》时,让学生在读一读、批一批、说一说、背一背的环节中体会农家人的辛劳,感受劳动的快乐,同时了解四季不同景物的特点。课堂上,我采用了集体诵读、男女生合作读、填空背诵读、创设情境读、重点词语强调读、小组合作对对读、拍手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农家人的辛劳,在读中感受劳动的快乐。背诵的教学目标落实的比较到位,课文上完之后,大部分同学都能够背下来。
不足之处:
1、这篇课文学下来自己感觉在字词教学上花费的时间过多,本该两课时完成的教学内容,往往需要三课时才能勉强完成任务。但是在完成家庭作业时依然错题百出。我会写的生字,要求是抄两遍,组词两个时,拼音的错误率依然相当的高,这就警示自己平时在下达预习作业时,给生字加拼音依然是重中之重。
2、读写结合没有落实下去。
本来课文上完之后,可以让孩子们试着观察四季的更替变化谢谢你眼中的四季,但是因时间紧,所有没有安排。
教学无止境,如同艺术创作,需要我们用心去诠释,用心去呵护。教学生涯的得与失都会给我留下宝贵的财富。漫漫成长路,探索不放弃,多学多反思,课堂更精彩!
《四季》说课稿8
一、说教材
《雨的四季》是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三课,是这单元的拓展阅读篇目。写景散文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在整体把握作者情感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学习写景的手法,这篇文章也不例外。
二、说学情:
经过前两课《春》和《济南的冬天》的学习,学生对写景散文有了初步的认识,掌握了一部分写景的手法,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赏析品读,但他们还不具备独立阅读赏析的能力,需要教师进一步的指导和训练。
三、说教学目标
掌握重点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受文章的画面美,学习专抓住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领悟作者热爱雨、热爱自然的情感,引发学生的共鸣
四、重难点: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去品味语言,学习方法,感受画面美。
在教学中,采取讲授法和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雨对于大家来说都不陌生,但是你注意过,在不同的季节里雨也是不同的吗?(出示图片,配雨声音乐)今天,咱们就一起走进这一篇描写四时不同之雨的散文《雨的四季》。
设计意图:创造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为下面环节的.展开做铺垫。
2.检查预习:
找同学上讲台听写,其他同学在下面写,听写完同桌互换纠错,讲解完重点字词以后留一个小组作业,每个人纠错两遍,写完连带听写的原稿交给组长检查。
设计意图:基础知识很重要,要培养学生提前预习字词的好习惯,同时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培养学生负责的意识。
3.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请学生思考问题:文章划分为几部分比较合适。
设计意图:教师范读为学生营造意境,并在潜移默化中教会学生朗读的方法。这篇文章层次清晰,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结构划分的问题。
1
喜雨
总
2-5
绘雨
分
6-7
赞雨
总
(2)文章描绘的是四季的雨,那为什么题目反而是雨的四季呢?
设计意图:品味文章的题目,初步体会作者的语言运用之妙。
4.研读赏析:
(1)作者在第一段中就说到:“任何时候的雨都是美的”,接下来他是以什么顺序来描绘雨的美呢?(时间顺序)接下来咱们分成男生组和女生组再来读一下课文。女生读春雨秋雨,男生读夏雨冬雨。
设计意图:范读以后学生分组读,在朗读中对语言有直观认识。不同的朗读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那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的雨?(预设回答是春季)那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一个段落。
设计意图:教师讲授第二自然段,复习学习过的写景手法,并为学生营造赏析语言、研究方法的学习气氛。
明确:春雨
描写了哪些景物
运用了什么方法
这样的景物和写法体现了春雨的什么特点
老师带领大家分析了第二自然段,那剩下的三幅雨景图同学们能不能自己分析一下?还是小组合作,大家集思广益,五分钟后请小组代表发言。
(2)雨的特点大家都清楚了,那对于这样的雨作者是什么态度呢?(喜欢爱恋)你从哪些地方最能体会到作者的感情。明显这篇文章的抒情和前两篇有差异。
设计意图:由景到情,通过回忆前两篇文章的抒情方式,引导大家了解本文采用了借景抒情和直抒胸臆两种不同的表现手法。
明确:写景的语句中
开头结尾的段落
(3)“她”到“你”人称的变化?
在此基础上补充作家的知识,刘湛秋是“当代抒情诗之王”
5.类文阅读
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指出,在不同的作者笔下,即使是相同的景物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客观景物的描绘都沾染了作者主观的感情色彩。以此引出作业。
6.作业:
雨是很平常的,相信同学们都经历过雨,那么请同学们写一写你印象深刻的一场雨。感情不限,可以是喜欢、欣赏,也可以是讨厌、恼人,但是,请同学们在写作中尽量多的去运用我们学习的写景手法。
《四季》说课稿9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通过活动体验,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加深对自我、对青春的思考与认识。
2、学生能够结合自我体验,说出《我的四季》蕴含的人生含义。
3、能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文中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的含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懂得人生的意义在于人生的过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关于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句子的含义的理解。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学习方式:活动体验
[授课过程]
[大屏幕:一年四季图](配乐)
一、导语: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必然要经历一个由稚嫩到成熟的过程。这就像一年的四个季节一样,但是,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周而复始、轮回不止,人生的四季属于我们却只有一次。在仅有的一次人生四季中,我们又如何度过呢?
[大屏幕:思考:在仅有的一次人生四季中,我们又如何度过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自读学习一篇抒情散文《我的四季》,想一想,女作家张洁对人生的种种感悟,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板书课题]
二、温故知新:
教师:请同学们思考:阅读抒情散文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学生1:阅读散文时,首先要知道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是什么。
学生2:抒情散文,关键是从文中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种种感悟,这都是我们学习时要掌握的。
学生3:我觉得学习抒情散文,还要明白文章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例如《白杨礼赞》使用了象征的手法,表面上写的是白杨树,其实是为了赞扬北方的抗战军民。此外,抒情散文的'语言也和其他文章大有不同,在学习时,我们也要注意体会。
三、自读研讨:
教师:同学们说的不错。现在我们就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来自读学习这篇课文。阅读时,同学们可以参看这个自读提示,也可以互相研讨。
[大屏幕]
自读提示:
1、概括作者的人生四季有着怎样的特点?
2、贯穿于作者人生四季的一条主线是什么?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人生信念和人生态度?
3、划出作者对人生感悟的句子,说说这些感悟给你怎样的启示?(学生自读研讨十分钟)
教师:通过第一遍阅读,同学们对课文有哪些发现和感受?
学生4:我发现这篇散文也是运用了象征的手法,作者把自己的人生比做是一年的四个季节,文章表面写的是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其实是在写作者的一生经历和作者对人生的种种感悟。
学生5:作者的人生之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土地是“不毛之地”,而且她所有的是“细瘦的胳膊”和“锈钝的犁”,“土地里的石块和树根还经常磕绊着她的犁头”可见,作者的童年生活是很苦的,可是她仍然对未来充满希望,像一个母亲一样期待着自己希望的种子早日开花结果。
教师:这位同学说的非常好,还记得我们曾学过的作者的另一篇文章吗?
学生说:是《挖荠菜》。
教师:《挖荠菜》所描写的情景就是作者童年生活的真实写照。作者的人生之春是艰辛的,但作者没有无尽的感慨命运的不公,她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呢?
学生6:作者没有怨天怨地,而是意识到了自己在获得生命的同时,也应当承担起生命赋予自己的责任。文中这样写到:“我只有低着头,弯着腰,用尽我全身的力气压着我的犁头,我知道,每一个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耕种的土地。”和作者相比,我们的人生之春可谓春光灿烂,那么,我们又将怎样来耕种自己这块土地呢?读了这篇文章后,给我的启示很大。最主要的就是现在我懂得了要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每一天负责,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学生7:我在文中发现,作者在年轻的时候一定经受了很多磨难。课文中,写到作者在夏季里,遇到过干旱,她的幼苗还遭受过狂风、暴雨、冰雹的袭击,我想表面是在写自然界,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作者青年时代很苦。
学生8:我从文中感觉到,作者在最初遇到困难时,也曾在思想上走过误区。“在遇到干旱时,她盼过南来的风,吹来载着雨滴的云朵,而且,那是怎样的望眼欲穿,望眼欲穿哪!”可见,刚开始时,作者是把战胜困难的希望寄托在了别人或别的力量上了,在失败过后,她明白了:必须在自己的土地上寻找水源。也就是说,任何困难都得靠自己。
学生9:从文中我看出作者也曾犯过错误,“在找到水源后才发现自己忘了带盛水的容器”。我更发现作者在犯了错误之后,知道如何检点自己。她说:不要怨天尤人,要用一个时辰,检点自己。我也明白:人无完人,错误和失败是难免的,最关键的是我们如何去面对。
学生10:我对文中这句话印象很深“弱者,即使你替他挡过了这次风雨,但终有一次会被淘汰,只有强者,会留下来继续走完自己的路。”在作者的人生夏季里,充满了困难、挫折、磨难,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而是要做生活的强者。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
教师:记得奥斯特洛夫斯基说:生命就像奔涌的洪流,如果没有岛屿或暗礁,又岂能激起美丽的浪花?是啊,不经历风雨,又怎能看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老师也真心希望每一位同学,能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能成为生活中的强者。
学生11:作者在人生的秋季里,收获的果实是干瘪的,但是,她没有灰心丧气。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有了一种独特的量具,它不量谷物只量感受。我认真的生活过,无悔的付出过,和谷物一起收获的还有人生。”从这些内容中,我感到作者能正确面对人生。记得有这样一句话:“人生最大的快乐不是最终占有什么,收获什么,而是在于追求什么的过程。”我想在今后,我的努力也许得到的结果会不尽人意,但我也会正确面对。
教师:这位同学理解得非常深刻。如果我们在辛勤的耕耘过后,我们的未来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辉煌,那就让我们像雷锋那样做一颗普通的螺丝钉吧,像李素丽那样做一个平凡的劳动者吧,因为平凡也是一种美丽,难道不是吗?同学
《四季》说课稿10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鲁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课文部分的第二课《四季》。本课教学安排两课时,我说的是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来说课。
一、说教材
1、课文内容:
《四季》是鲁教版一年级上册,课文部分的第二课,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诗歌。诗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以“春天草芽的尖、夏天的荷叶的圆、秋天谷穗的弯,和冬天雪人的顽皮”来表现四季的特征,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和想象。
2、教学目标:
我们在设计一堂课的时候,首先要确立教学目标,这是关键所在,我们在这堂课上要教给学生什么?要培养学生什么能力和情感?有了这个主导思想,再结合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认知规律和以往的知识经验,设计教学流程,就会目标明确,思路清晰。《课标》明确指出课程目标应根据三个纬度设计。我根据低年级的学段目标和本课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11个二类生字;规范书写一类字“四”,认识“横折勾、竖弯”两个笔画名称;理解诗歌中“小节”的概念;理解“谷穗”“顽皮”的词义。
能力目标:
朗读的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想象的能力——能看图编故事进行说话训练;
质疑的能力——能在课文的学习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表演的能力——能通过表演,理解词义;
写作的能力——能根据诗歌创编小诗。
情感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重点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以及朗读教学;
难点:在诗歌的学习中培养质疑的习惯,训练写作的能力。
二、说学情
本文是学生在学完汉语拼音后刚接触的第二篇课文,孩子们对课文的概念、对朗读的方法几乎一无所知,因此,朗读起来有可能出现唱读现象;课文的学习不得章法,一味地被动接受新知;初次尝试仿写,对于一部分孩子有一定难度……综合这一系列的学生的学情,我精心设计了各部分教学环节,可以突破难点,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三、说教法
著名心理学家陈尔寿说:“教无定法,人各有法,引起兴趣,就是好法。”因此,我在整堂课的教学设计上,安排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摘苹果”快乐识字法——多种形式朗读法——分小节训练能力法——分层次指导写作法。
四、说学法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要教学生会学。
这堂课我积极倡导自主、快乐的学习方式,打破一贯从头到尾按顺序学习课文的传统,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季节去读,把要我读变成我要读、我想读、我爱读;
留出质疑的空间,让学生放开手脚,大胆求索。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习的能力。
五、说教学设计
(一)、开门见山,导入课题: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开门见山式导入课题,直奔主题,简洁、明快,巧妙,能在最短的时间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诱发探求新知识的兴趣。因此,我在上课伊始,就面带微笑问大家:“同学们,一年有几个季节?”随着同学们的回答,板书“春夏秋冬”四个字,“春夏秋冬合起来就是叫做——”板书课题:四季接下来指导同学们在田字格里写“四”字,这个“四”是一类字中唯一一个在课文中出现的字,在这个时候指导书写,我认为正合时机,符合“低年级的一堂课要渗透写字教学”这一理念。边写边指导学习“横折勾竖弯”这两个笔画名称,这也是在这篇课文中要求掌握的笔画。然后说,“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关于四季的诗歌”,板书2(齐读课题——第2课四季)
(二)、果园摘果,认读生字:
一年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识字。因此,我首先安排了这样一个识字环节,过了生字关,就能扫清阅读障碍,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在这个识字环节上,我采用的是“果园摘果”的趣味识字法,使枯燥的识字教学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生动有趣的游戏内容,激起学生的兴趣,使整堂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有效地掌握知识——在学生齐读完课题后,我接着问:“现在是什么季节?正是秋天,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果园里果实都成熟了,孩子们,走,老师带着你们到果园去摘苹果吧!”接着出示课件,一棵高大的苹果树,树上结了11个红苹果,每个苹果里藏着一个字,让学生先齐读每一个带拼音的生字,检验孩子生字的预习情况,读对了,苹果就会从树上掉下来,孩子们读着、笑着,兴趣昂然,课堂气氛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给一节课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接着,去掉拼音再开火车认读生字,实现了从借助拼音到独立识字的过渡,检验孩子生字的掌握情况,如果发现哪个字孩子们掌握得不好,就停下来单独教。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很快就度过了生字关。我认为这样安排识字环节,比按部就班地一个个认读,效果要好得多。
(三)、动画演示,激发兴趣:
识字关过了后,要转入课文的学习,我安排了“看课文动画片”这一环节,在过渡上我进行了巧妙的设计——“你们的字认得真好,老师特别高兴,就奖励你们看这篇课文的动画片,好不好?”既使学生对整个课文有一个整体初步的感知,又是对上一步识字成绩的肯定和奖励,还而且奖励的是和教学密切相关的“课文动画”,符合儿童爱看动画片的心理,可谓一举三得。
(四)、自由练读,初步感知:
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观看完动画之后,一定对课文充满了好奇,会产生想读的欲望,这个时候我抓住孩子们的心理,问道:“动画片这么好看,你们想不想读一读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且做到读有要求:那就是读的基础——读正确、读通顺
当孩子读完后,为了检测孩子读的水平,随机指名四人接力读
(五)、范读课文,认识诗歌:
四名同学读过后,就能掌握班里孩子的朗读水平,发现孩子在朗读时存在的问题,这时,老师的示范朗读尤为重要,于是,我用这样一句话引出了配乐范读的环节——“你们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读了,下面听老师朗读课文,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有几副图?几句话?”这样安排,有三方面的意图:其一,悠扬的乐曲,营造了一个温馨的课堂氛围,老师那充满童趣、抑扬顿挫的朗读,能让孩子们从新的起点感受到朗读的奥妙,激发朗读的兴趣;其二,低年级的孩子在每一个环节的安排上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否则,老师在读的时候他无事可做,就会注意力分散,因此,让孩子带着任务去听,我认为十分必要;其三,为诗歌中“小节”这一概念埋下了伏笔,同时理清了文章的层次。
读后随着学生的回答,讲解小节的概念——
这篇课文有4副图、4句话,每句话叫一小节。诗歌一般都由小节构成,这是一首诗歌,共有4小节。
(六)、细读品悟,学习课文:
有了上面的铺垫,该转入课文内容的学习了。首先让学生快速默读,找出文章中每一小节主要写的什么?让孩子学会抓重点内容学习课文的`方法。随着学生的回答板画:草芽荷叶谷穗雪人——老师一边画一边让学生进行词语搭配训练:
草芽尖尖——尖尖的草芽荷叶圆圆——圆圆的荷叶
谷穗弯弯——弯弯的谷穗雪人——顽皮的雪人
贾志敏老师曾说过,语文课要让她姓语,字词教学是根本。因此,我们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一定不能偏离这个轨道,一定不能忘本。
在课文学习过程中,尊重学生的意愿,按照学生对四季的喜爱,随机学习四个小节,每小节设计了一个训练点:春天重朗读的指导,读出“尖尖”的感觉;夏天看图编故事,重想象力的培养;秋天留出质疑的空间,让孩子养成问题意识;冬天是表演的舞台,让孩子发挥想像,表演出雪人的顽皮可爱。
这样安排课文内容的学习,使四小节既浑然一体,又各有侧重。在学习夏天一小节时,我还巧妙地引入了和课文内容密切结合的《小青蛙找家》的课中操,既缓解了学生的疲劳,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下面的课堂学习,又为整堂课增色添彩,是整堂课的高潮,可谓画龙点睛之笔。
关于难点突破:
在这四个环节中,秋天一小节“质疑”能力的培养是难点,我是怎样突破难点的呢?主要设计了两条主线——
(1)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解释“谷穗”:我国北方的粮食作物,脱壳后是小米
解释“弯腰”——庄稼成熟了,沉甸甸的,压弯了腰
(2)你读懂了什么?——学习谷穗谦虚的品质,感恩教育:感谢谁?(秋天的到来;农民伯伯播种、土地给了他营养)
学生按照这两条主线去学习,会奠定他主动学习的能力。如果以后每堂课都安排这样一个质疑环节,那学生一定会养成良好的质疑品质。
关于朗读指导:
朗读指导中,不同的小节读的方式不同,我采用了“范读、指导个别读、分组赛读、表演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扎扎实实培养了孩子的朗读兴趣和朗读能力;在课文学完之后,我安排了一个配乐背诵全文的环节,这是多种形式朗读后的必然产物,因为——熟读成诵。学生自己伴随着优美的音乐,韵味十足地背诵课文,必将成为这堂课的又一个高潮。
(七)、总结全文,美景激趣:
1、看板书总结:这篇课文分别以“草芽、荷叶、谷穗、雪人”做“春夏秋冬”这四季的代表物,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大家想不想看看大自然更美的景色?
这样安排,既对整堂课的学习有了一个归纳和总结,体现了课堂结构的完整性,又是对下一环节的引出。接下来,播放课件“四季美景”,并提出要求:边欣赏边观察每一个季节都有哪些美丽的景物?认识的喊出它们的名字。
多媒体课件,在适时的时候出现,扩大孩子视野的认知,让它真正地发挥作用,起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功效。在潜移默化的引导下,培养孩子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注意课内外结合,拓展了语文学习的渠道。
当学生看到四季美景图的时候,都十分兴奋,喊出每一幅图中代表物的名字,也在为下一步诗歌创编积累写作素材。
(八)、诗歌创编,能力拓展:
课文学习完之后,我又安排了分层次写作能力的训练:看“四季美景”课件,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以“桃花”为例教给创作方法——启发每个季节都有哪些景物——学生模仿创编小诗——创编诗歌展示。创编儿歌时,我为孩子们设置了三个台阶:
1、图片引导:桃花,他对说:“我是春天。”
2、季节增多:,他说:“我是春天。”
,他说:“我是夏天。”
,他说:“我是秋天。”
,他说:“我是冬天。”
这一环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让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思想启迪。随着学生的即兴说话,我即兴打到课件上,最后连起来读一读,就是一首精彩的诗歌。孩子们会在朗读过程中,享受到创编诗歌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九)、总结点评,布置作业
咱们一一班的小朋友不但是背诗小能手,还是做诗的小高手,来,孩子们,为你们今天出色的表现鼓鼓掌吧!
作业:精彩二选一
把创编的小诗发到自己的博客上;
把你喜欢的季节画一画。
这项作业让孩子们把四季的美景永远留在了眼中,留在了心里。这样的作业可以使孩子们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得到充分发展。课下,我将浏览孩子们的博客,并在第二课时的时候,对这些作业进行展示或评价,让学生在互相学习中,有更大的提高。
总之,整堂课的设计,我始终坚持“以读为本,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将学习的自主性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体会情感,发展语言。采用了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不但没有破坏主要的、根本的、本质的问题上的统一,反而会保证它的统一,让学生始终处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下,各种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课堂永远都有遗憾,但有遗憾就会有思考,有思考就会有进步,我愿在各位评委和老师的帮助下,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现生命价值的绿洲!谢谢大家!
《四季》说课稿11
一、说教材
《田家四季歌》是一首描写田家四季生活的歌谣,不如说是四幅季节图。而图画又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因而,本课教学设计以赏图、看图、说图、画图为主体思路,引领学生在图画中识字,在图画中学词,在图画中朗读,在图画中了解文章内容。《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篇课文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更培养了学生对语文的热爱之情。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应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运用语文能力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应着眼于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
二、说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课堂中教师要设置很多环节来努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听说读写的能力,特别爱幻想,但识字量还不够多,语言积累刚刚起步,理解能力还很弱,所以联系生活实际激发他们的想象力,美文美读、是他们学习这课的主要成长点。
三、说目标
根据《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单元课文训练的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通过学习,了解农民在不同的季节里的农事活动,体会农民的辛苦和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农民的辛苦,懂得辛勤劳动的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二年级的学生重在识字和阅读,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定为: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2、了解农民在四个季节里的主要农事活动。
3、培养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在有感情地朗读中感悟田家生活的恬静与辛劳,热爱生活。
四、说教法学法
为了落实教学目标,突破难点,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设置,以唱背导入,激发兴趣法”——激发情感,引起兴趣。
2、“多元识字法”——随文识字,自主识字。
3、“读悟法”——以读代讲,读中促悟。愿意表现自己,是儿童的共同特征。因此,我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用集体读,分组读,男女生赛读,老师引读等多种方式来朗读儿歌,达到了情感朗读的效果,也让学生很好的体会到四个季节的.变化,体会到诗歌的语言美。
4、“展开想象,拓展思维法”——激发想象力,锻炼口语表达。“培养低年级学生积极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是新课标中低年级学段口语交际的目标之一。
5、“媒体辅助法”——利用多媒体的图片、视频、音频有效辅助教学,使教学活动多样化。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唱一唱”,“背一背”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开火车读生字,在欣赏图片、同时,很自然地进入了观察、发现阶段,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既形象又具体,并为后面的教学打下了基础。
(二)精读课文,感悟体验
这个环节我以读代讲,通过老师范读诗歌,让学生以多种形式的朗读,如:选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小节读,想一想:你读的这个季节有什么特点?你为什么喜欢它?怎样读才能读出每个季节的特点?才能表达你的心情?赛一赛。小组赛读,要求读出季节特点,读出自己的情感。找一找。你从哪儿看出农民劳动很辛苦?找出写农民心情的句子,反复读读,思考:他们这么辛苦,为什么还喜洋洋、笑盈盈?
体会感悟田家生活的恬静与辛劳,热爱生活。很好的完成了这项教学任务,充分发挥学习中的自主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此设计注重了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为主,把无形的东西变得形象生动。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仿写儿歌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三)学写本课的生字
引导发现,渗透学法。写字教学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独立独立正确书写。我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字形的特点,帮助学生记忆,既直观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培养了学生的写字的能力。
(四)课外延伸,拓展视野
通过视频生动形象的画面,让学生很直观的了解到田家四季生活的乐趣,而且对自然现象产生了很大兴趣,滋生学生强烈的求知和探索欲望。
(五)作业
作业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形式灵活多样,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尊重学生差异,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让作业不再是学生的负担。而且作业贴近生活,真正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六、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简单直观采用文中四个季节词及几个重点词语来板书,在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图文直观,便于学生背诵。
《四季》说课稿12
一、教材分析
1、课文所处位置及设计意图。《四季》这篇课文是课改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中课文的第2课,这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本文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儿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同时,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和想象。学习了本文,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优美的大自然,从而让环保意识悄悄地在他们心里萌生,使他们养成从自己身边小事做起的习惯,激励他们去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
2、说学情。《课标》明确指出课程目标应根据三个纬度设计。根据低年级的学段目标和本课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会认11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四季不同的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应该这样确定。教学重点:识字教学与朗读教学。教学难点: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4、我们要上好一节生动的语文课,做好课前准备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可以运用多种形式,多种载体,更好的为教学服务。例如:在课前我们需要做课件和头饰,制作各种生物形状的生字卡片。师生一起搜集有关四季的资料。有准备的教学,是成功教学的开始。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基本理念,结合本课教学目标及学情,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本节课,我通过创设一定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其注意力,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熟读课文法:本着“以读为本”的教学原则,让学生通过读对课文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感情,学生就能进一步的感受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感受到语句的优美。
在对待学生的学习上,我以学生的“学”为教学的出发点,让学生放开手脚,积极参与,大胆求索。本课我指导学生用如下方法进行学习:
朗读感悟法:《课标》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本节课,我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感受文中蕴涵的情感。
自主合作学习方法: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明确学习任务,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创设一个扎实有效的'课堂,使学生学有所获,这一课我安排了两课时,第一课时,识记生字,感悟课文,第二课时,复习巩固,指导书写。我重点说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我设计了四个环节:(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5分钟)(二)图文结合,朗读感悟(25分钟)(三)课中活动(3分钟)(四)再读课文(2分钟)(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3分钟)(六)板书(2分钟)。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我会通过多媒体课件放一段录像:一位小朋友来自四季如春的英格兰,一位来自炎热的苏丹,另一位来自满山红叶的北京香山,还有一位来自最寒冷的冰岛。各方的小朋友,因为奥运而走在一起,相聚在北京!我接着问:“奥运会让我们成为了朋友,他们各自夸赞着自己的祖国,你能概括的说一说你看到的景象吗?用你的语言展现出来!”学生通过观察,说出了春夏秋冬的不同景象。
(这样创设情境直奔主题,接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与学习愿望,引入新课。)
(二)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引出课题。
我带领学生再次走进美丽的大自然,师说:大自然可神奇啦!她有四个非常可爱的女儿,可以让花儿变红,草儿变绿;可以让太阳变成火球,晒得我们直淌汗;可以让红红的果实爬上枝头;还可以让世界一夜之间变得一片雪白,请小朋友来猜猜这是哪四位小姑娘呀?
引出: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四季》,我板书课题,生书空。
我这里有几幅美丽的四季画儿,谁来给它们找一找家呢?(帖画)
设计意图:(学习兴趣具有强大的动力,它能推动学生兴致勃勃地学习课文。以上环节通过有趣的游戏,美丽的图画,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语文与生活沟通。)
2、朗读课文
师问: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请小朋友简单说说喜欢的理由)
(1)、学习课文:有一个朋友也很喜欢春天,他还给春天写了一句话呢:草牙尖尖,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2)、品味语言:“草”和“草牙”比较,“草牙”是什么样啊?正因为尖尖的草呀牙只有春天才有,所以草牙说:“我是春天”。此时板书:草牙(尖尖)→春天
(3)、美读加深:尖尖的草牙在对小鸟说的时候是什么表情?请你也带着这样的表情来念一念。
(4)、多读评价:请同学们也来做小草牙读一读。自由读、指名读、男女分读等多种形式读。
(5)、拓展表象:小朋友们,春天除了草牙尖尖外,还有哪些景物呢?谁能像课文中的小朋友一样,也给春天写一句话啊?(我们就写了一首关于春天的诗,写诗就是这么简单啊,让我们美美的读一读自己写得诗吧!)
设计意图:(学习语言是语文课的根本任务。学生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上,美度家深,评价强化,并通过图画表象支撑,进行言语图式拓展的训练。这样学生不但知道春天的美丽,更学到了句式,工具性与人文性比翼齐飞。
在接下来的三个季节里,我让学生合作学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季节来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知道荷叶(圆圆)→夏天;谷穗(弯弯)→秋天;雪人(顽皮)→冬天。此时,我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进行板书。
让学生上台做做自己创造出来的动作,表现雪人顽皮的样子。经过这样多方式,多层面的指导,学生读起来就有声有色了,唱读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体验基础上练习说话,为学习文本句式打好基础,进而再通过品味言语与动作演示相结合)
(三)课中活动
因为小学低年级的儿童学习持续时间比较短,很容易分散注意力,我就让学生休息休息,一起来唱首歌《春天在哪里》,用声音来表现出对四季的喜爱。
(四)再读课文
在唱完歌曲后我又让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引导学生进行朗读比赛,我将学生分成四组:春草组、夏禾组、秋谷组、冬雪组。
(五)拓展练习
我们用歌声表达了对四季的喜爱,用朗读表达了对四季的喜爱,用动作表达了对四季的喜爱。接下来拿起画笔画一画喜欢的季节,并在旁边写上关于这个季节的小诗。
(回归整体、美读升华、表演强化。活话课文、转换言语、迁移运用。使学生的言语能力得到真正提高。)
四、板书设计
草芽(尖尖)→春天
荷叶(圆圆)→夏天
谷穗(弯弯)→秋天
雪人(顽皮)→冬天
本课的板书,我追求言简意赅,用小箭头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括号中的形容词可以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中快乐学习。
在本课的整体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我想学,我爱学。更好的为学生服务,是我一直探索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我将沿着这个方向锲而不舍地奋斗。
今天我就说到这里,不当之处恳请领导老师批评指证。谢谢大家。
《四季》说课稿13
一、教材分析(课件出示)
《四季》这篇课文是课改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中课文的第2课,它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BR>本文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儿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同时,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和想象。学习了本文,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优美的大自然,从而让环保意识悄悄地在他们心里萌生,使他们养成从自己身边小事做起的习惯,激励他们去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课件出示)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在熟读课文的同时认识11个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课件出示)
1、教学重点:认字和练习朗读。
2、教学难点: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理念(课件出示)
1、采用听读识字法进行教学(以情境导入,在反复练习和教师指导的朗读过程中认识生字),并有效地解决低年级学生唱读的问题。
2、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打破一贯从头到尾按顺序学习课文的传统,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季节去读,把要我读变成我要读、我想读、我爱读)。
3、充分开展探究活动(努力开阔学生的思维、发挥想象,让学生感受自然美、生活美,并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创造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思考、主动发言。于是,开始上课时,我先让学生欣赏优美的风景图,同时提问:边看边想,你都看到了哪些季节的景色?(课件出示)这种情境的创设,能让学生从直观上感受到四季的美丽,从而激发他们对四季的探索和好奇心。
(二)品读课文,读中识字
新课程改革提倡采用听读识字法进行教学,即让学生在听、说、读的过程中尽快的认识并掌握生字,于是,我相机让学生自己练习朗读课文,并采用四步读书法来引导他们:
①初读:读准字音,感知内容:即慢速地、大声地读。
②再读:整体感知,加深印象:即速度稍微加快读。
③三读:圈圈划划,识记生字:即把本课要求识记的生字划出来。
④四读:试读课文,巩固生字:即能够把课文较通顺、流利地读出来。
经过以上层层提高的办法,就使学生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对生字也有了初步的印象。但是,低年级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为了帮助他们进一步加深印象,我又为学生设计了一个有趣的“选水果、认生字”的识字游戏:即一种水果对应一个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选中自己喜欢的水果,并快速地读出生字。(课件出示)师问:同学们,这些水果后面都有秘密噢!你喜欢哪种水果呢?把后面的秘密告诉大家好吗?如果说错了,你该怎么办呢?在整个游戏过程中,给学生充分选择的时间和机会,让生字和他们一次次见面,使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中识字,这样就达到巩固识字的目标了。
(三)指导朗读,体会含义
通过前面的自己练读过程,学生对课文已经比较熟悉了。但是,一年级学生唱读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怎样克服呢?在这里,我采用了指名读、教师范读、表演读和自评、互评的方式来训练学生掌握朗读技巧。例如:在进行朗读训练时,师问:同学们,你认为“草芽尖尖”应该怎么读更好呢?让学生展开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使他们体会到草芽很轻、很嫩的感觉,所以读起来就知道声音要轻细一些。再比如:雪人大肚子一挺,你认为应该怎么做、怎么读呢?让学生上台做自己创造出来的动作,表现雪人顽皮的样子。经过这样多方式、多层面的指导,学生读起来就有声有色了,唱读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四)自主选择,开阔思维
经过识记、练读、体会的过程,学生已经对课文琅琅上口了,怎样使他们对课文印象更深刻呢?于是,我打破一贯从头到尾按顺序、一成不变的教学传统,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来读(课件出示),学生们很主动、很乐意去选择,把要我读变成了我要读、我想读、我爱读,提高了阅读质量。<BR>在自主选择的同时,我还安排了拓宽思维训练。例如,当学生选择了秋天时,师问同学们,你们还能从哪些事物身上知道秋天来了呢?学生就把自己想到的和看到的都说出来,开阔了学生的思维,打破了课本的限制。然后,在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背诵比赛,还是让他们自主选择喜欢的季节来背,看谁背得又快又好。这样,既完成了教学目标,又增长了知识,学生乐此不疲。
(五)趣味作业,课外延伸
在本课教学即将结束时,我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一年四季这么美,我们用什么办法把它们留在身边呢?学生的答案肯定是五花八门的,于是,我相机让学生明白:自然美、生活美无处不在,要想留住美,只有从自己身边小事做起,做一个环境保护的小卫士。同时,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季节画下来,怎么想的就怎么画,学生的兴趣极高。这样,把课内的知识延伸到了课外,既巩固了课内知识,又打开了学生思路,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美的存在,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萌生了环保意识。
在本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充分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我想学、我爱学。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怎样使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是我一直探索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我将沿着这个方向锲而不舍地奋斗。
《四季》说课稿14
教学设计特色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依据本课教学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的现有知识和认知水平,在设计过程中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色:
一是在导入环节从生活现象导入。向学生出示一组图片先了解一下一年四季,感受一年四季的美丽风景。进而学习新的内容“为什么一年有四季”。四季图片的展示,契合了研究主题,从身边现象引入,使学生打开思维,说出生活中对四季认知的积累,关注学生生活经验的知识基础,继而激发探究一年四季形成的兴趣。
二是让学生自主猜测四季的成因。给学生一个实实在在的探究问题,而后引导学生做出对四季成因的假设,同时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使学生明白研究某些事物现象往往是先有猜测,然后再进行验证的。
三是对所做假设逐一进行验证。排除错误假设,并通过设计对比实验验证在上一环节中提出的假设。在组织学生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中,使学生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为此我分三步达成这一目标:首先排除错误假设。大多数学生的前概念认为四季的形成可能与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有关,针对这一点,我出示一组数据,通过数据使学生认识到事实与他们的猜测不符,从而排除这一错误假设。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明白前概念有时是错误的,科学的学习就是需要有不断修正自己想法和做法的科学态度。
在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来验证的过程中,通过了解古人对一年四季的观测发现,结合同学已有的知识,了解四季形成的原因,再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对比实验,使学生在赞叹古人智慧的同时,根据古人的研究结果进行实验推理,从而观察到相同的现象。
在实验后分析结果的过程中,通过对数据进行横向、纵向比较,从而得到一致的结论。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科学的结论是经得起重复验证的。在这里学生有一个对数据进行分析与整理的过程,从而使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随后教师出示地轴不倾斜的地球仪,让学生思考还会出现刚才的现象吗?从而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通过教师引导,认识到四季形成的原因与地轴倾斜有关。
四是总结扩展。通过归纳总结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上面的教学活动,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在教师引导下,经历了“提出问题→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应用”的科学探究程序,顺利地完成本课教学内容,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使自身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授课效果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第七课。在此之前学生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明白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的结果。但对四季的成因认识比较模糊,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地球在公转时,离太阳近就是夏天,离太阳远就是冬天。引导学生探究四季的成因是本课重点,通过让学生根据模拟实验来观察不同季节杆影变化的特点,从而推测地球所处的季节和四季的成因,让学生明白四季的成因与阳光的.直射或斜射有关,即与太阳高度有关,与地球离太阳远近没有直接关系。通过本课的教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一、通过做对比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位置杆影变化的特点来推测地球所处的季节及四季的成因。在本课的探究中,学生明白了四季的成因与太阳直射或斜射有关,即太阳的高度有关,从而纠正了四季的形成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远近有关的错误认识。学生还从探究中发现,如果地轴不是倾斜的,地球仪上将无杆影长度的变化,无太阳高度的变化,从而明白了四季的形成不仅与地球的公转有关,还与地轴的倾斜有关。
二、动手实验前,首先让学生清楚对比实验怎样才能公平,必须保证标杆长度相同、测量时间相同、立标杆位置相同、地轴始终倾斜指向北极星,只改变地球仪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位置。这一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控制变量法是探究科学知识的一种重要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在实验后分析结果的过程中,通过对数据进行横向、纵向比较,从而得到一致的结论。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科学的结论是经得起重复验证的。在这里学生有一个对数据进行分析与整理的过程,从而使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这一过程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对科学现象的解释需要得到证据的支持和从已知出发进行推理,同时在活动中培养了小组合作精神。
四、自制教具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为得出正确的结论提供了准确的数据。
课后反思
这是一节非常有难度的课。难度主要表示在:1、材料准备难度大。2、实验操作难。3、学生理解难。
在介绍古人研究四季的方法时,我引导学生了解古人观测事物的科学性,让学生明白古人方法中蕴涵着许多智慧结晶,他们已经有效控制了实验中的变量,非常注意科学研究的方法。通过简单分析,从古人的研究中可以得出:研究时间要统一,物体长度和位置要统一,观察时间要长,至少一年。从图示中,学生可以明显看到不同季节太阳照射到物体上的角度和影子长度发生了变化。
在模拟实验部分,为了便于学生观察,我就自制教具:地球公转轨道模板,固定好高度的手电筒,做好支点的刻度尺。最初,我是用蜡烛来模拟太阳的,但在课堂中我发现实验时即使是呼吸也能使蜡烛的火焰发生变化,这样会影响到杆影的观察,于是改用手电筒,为了能够保持同一高度,我把手电筒固定在自制的支架上。测量杆影时,为了得到比较准确的测量数据,减少误差,我在画好刻度的纸板下面做了一个支点,测量时刻度尺0刻度对准标杆底部,支点轻轻接触地球仪表面,在测量时就能保证刻度尺与标杆的垂直测量。
实验前让每一位学生都了解怎样进行操作,并清楚地知道操作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然后让学生用手电筒和地球仪进行模拟实验。分别将地球仪放置在相对应的四个位置,手电筒放中间,观察光线照射在地球仪上杆影的变化,并要求学生利用教师特制的测量尺测量,同时做好记录。模拟实验的结果,学生发现随着地球公转到不同的位置,杆影长度也发生了变化。学生们此时基本能说出地球公转是一个重要原因,而地轴始终保持固定的倾斜角度还需要老师稍加引导,学生才能明白,最后让学生对结论进行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更加明白,对于一些较有难度的课,教师课前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从实验的器材,实验方法的指导,到学生交流汇报时的引导,无一不需要教师的精心准备,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季》说课稿15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我的四季》属“向青春举杯”版块,编者选文的意图是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本文学会“体悟人生”,让自己的青春更有激情,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多彩,让自己对现实生活有更多的感悟,让美好的青春更有希望。
(2)教材内容简介:作者通过对四季的描写,写出了自己对人生的一种独特感悟,生命的劳作、艰辛、期待与收获,文中充溢着一股强烈的苦难意识,对正处青年时代的高中生进行一次精神的洗礼。
(3)教学目标:
a、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重点字词,背诵优美的哲理语句,学习象征手法,理解文章关键语句的含义,揣摩文中作者心境与感受。
b、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通过圈点批注法等学法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赏析文章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提高对生活和社会的思考能力。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人生的意义在于奋斗的过程,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4)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就在于理解和鉴赏象征性的散文语言。难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人生的意义在于奋斗的过程,以此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5)课时安排:1课时
二、说教法:情境教学法、提问与讲授结合的教法、勾画圈点法、小组合作讨论法、列表对比法、借助多媒体为教学工具等方法
三、说学法:预习质疑法、运用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寻线索抓重点语句法、小组合作讨论法、问题探究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总结疑惑:用多媒体打出“自学检测”请学生注拼音,并朗诵2遍。检查、总结学生自学过程中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导入激情,创设情境:用多媒体打出名士作家对生命的看法:如冰心: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一江奔腾的春水”。张爱玲:“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闻一多:一轴“画卷”,用生命的画笔涂抹好自己的人生画卷。席慕容:“一列疾驰而过的火车”。由此导入张洁《我的四季》
(三)、整体阅读,初步感知
通读文章,整体感知文意。1、理清脉络结构,并找出贯穿于作者人生四季的一条主线?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人生信念和人生态度?2、.概括作者的人生四季所代表的阶段和特点。(特点不超过8个字)
明确:1、(1)(第1段)点明生命犹如四季,四季如同人生的轨迹。
(2)(第2段——结尾)写生命的四季(劳作、艰辛、期待、收获与回望),向读者交代自己对人生历程的感悟。可分为四层:
1、(2-4)写生命的春天,“我”为理想耕种。
2、(5-8)写生命的夏天,理想的种子艰难成长。
3、(9-10)写生命的秋天,“我”的收获。
4、(11-14)写生命的冬天,“我”反思总结人生。
贯穿作者人生四季的一条主线就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从文中可见作者的执着追求的人生信念和永不退缩的人生态度。
2、作者的人生春季是生活艰辛但仍充满希望;夏天是历经磨难仍不放弃;秋天是感悟收获但不后悔;冬天是人生黄昏仍有所为。
板书:四季人生阶段经历
春少年艰辛但仍充满希望
夏青年历经磨难仍不放弃
秋中年感悟收获但不后悔
冬老年品味,反思
(四)、教师点拨,提升能力
象征是一种常见表现手法。是指通过某一特定具体形象来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种较为普遍的意义,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在特定条件下的类似和联系,使后者得到突出的表现。
在文章中找寻使用象征手法的关键字词,并分析其象征的内容。
特色欣赏——象征手法
扶犁耕作——最初的.努力奋斗
不毛之地——恶劣的环境命运
自己耕种的土地——为之奋斗的工作、事业
种子——事业、理想
风、雨——有利于种子萌芽的条件、机遇
水源——有利条件、机遇
冰雹——困难、打击
(五)、朗读体味,自主学习
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勾画圈点出文中充满哲理的句子,请仿照例句的赏析,再找出两处语句加以赏析。
例句: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
此句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责任感:一个人既然拥有了生命,他就有责任为自己的生命负责,人生之路靠自己走,自己生命的质量要由自己来决定。
要求:
1、先诵读,并选择句子做批注,要有自己的感悟。
2、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赏析。组员给予评价和补充。
3、小组讨论出组员最好的鉴赏出来阅读分享。由其他小组点评。
这一环节为重点环节,应引导学生在鉴赏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六)、课堂小结,生化人生
结束语: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致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致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七)、当堂检测,巩固拓展
仿句:人生是春季时的,夏季时的,秋季时的,冬季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