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语文教案教研很有意义的。语文是工具学科,是我们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学好语文有利于提高我们逻辑思维,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大全,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总结精选篇1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学生能流利地读课文,能有感情地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2、学习课文中的6个生字,会正确地读与写;
3、学习写伞花的两个句子,理解句子从几方面来写;
4、初步体会句子所蕴含的师生情谊。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写伞花的两个句子。
教学难点:
理解写伞花的两个句子所蕴含的师生情。
教学准备:
1、课文插图的幻灯片;
2、写伞花的两个句子的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板书:花
谈话:同学们,能告诉老师你最喜欢什么花吗?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一种特殊的花——加上板书“伞”成课题。
你能说说“伞花”指的是什么吗?
(伞像花,伞撑开像花,很多伞像花……)
二、通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师:老师给你们三分钟,请同学们读课文,你们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但是有一个要求,就是要读得流利,做到不多一字,也不少一个字,注意读好生字。
2、检查读课文
一节一节读(如:你认为自己第一节读得较好的请站起来读。)
3、检查生字(略)
4、再读课文
师:下面请同学们再读一次课文,这次可是比上一次要求要高一点了,要求有滋有味地读,让老师一看你的表情就知道你读出了感情。
5、品读句子
师:你最喜欢课文中的哪一句话,你认为自己哪一句读得最有感情,请你来读给大家听。
三、学习写“伞花”的两个句子
(一)找句子
1、师:请快速读课文,把写伞花的句子用“~~~~~”划出来。
2、同学回答(略)
(二)学习第一句
1、幻灯出示,请同学们自读,
问:你读懂了什么?或这句话写出了伞花的什么?
(地点、数量、颜色)
2、伞花的颜色只有这些吗?
从哪里看出还有很多?(省略号)
你想象一下,可能还有哪些颜色?
3、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伞花的'颜色吗?
4、有感情地读一下这个句子
你觉得伞花怎么样?
板书:美
出示课文插图的幻灯片
5、再次有感情地读这句子,读出伞花的美。
(三)学习第二句
1、出示第二句,齐读
2、这一句与第一句有什么相同的?
(数量、颜色)
3、这一句与第一句有什么不同的?
(地点不同,第二句多了一个“又”)
“又”字说明了什么?
4、有感情读这一句
(四)初步体会含意
1、齐读两句话
你们都说这两句话把伞花写得很美是吗,其实这两句话里还藏着更深的意思,但是要读出这藏着的意思就要用一种新的读书方法,联系上下文读书法。联系上下文就是读一读这句话上面的句子和下面的句子。明白了吗?
下面请你们读一读这两句话的上下文,看谁能把藏着的意思读出来。
2、学生表达,教师点拨。
(学生爱老师,老师爱学生。师生情,板书)
3、延伸引导
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这两句话写出了师生情,其实这篇课文还有很多地方也写出了师生情,你们想知道吗?我们下节课再来好好学习。
四、生字书写指导(略)
1、学生到黑板上写自己认为最难写的字;
2、师生评议,随机指导。
五、课堂作业
1、作业本第1题,每个生字写3个;
2、作业本第2、4题。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总结精选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的老师。
3、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教学准备教师查阅、收集关于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故事、文章。
教学过程
一、回顾前文,导入新课
在前几篇课文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一位位不怕困难、苦战攻关、善于发现、极具科学精神的科学家。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极有个性的科学课老师——怀特森先生。他是作者心目中的老师。(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初步理解“”
默读课文,想一想:
①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
②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生是他“的老师”?划出课文的中心句。
(怀特森先生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迷信书本、也不要不迷信权威。)
三、读议结合,深刻理解“”
1、作者用哪些事实说明怀特森先生是我的老师?
2、老师在读这篇课文时,也不禁被怀特森先生独特的教学方法所折服,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
3、怀特森先生的哪些言行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读、划、议)
四、回归整体,加深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1、古今中外,善于发现问题并研究问题的人往往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你知道哪些事例?
(二年级学的《画家和小牧童》中敢于给戴嵩指出错误的小牧童;四年级学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中敢于挑战权威的伽利略等。)
2、结合本单元前三篇课文,谈一谈你对科学精神又有了哪些认识?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总结精选篇3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步练习理解句子的重点词语,读懂句子的意思。
3、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把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句子的重点词语,读懂句子;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排句成段。
2、难点:课文最后一句话中“肃然起敬”一词的理解以及这个句子意思的准确把握。
三、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巩固给汉字确定部首的训练。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3、学习课文第一段,用“……是……”句式简单介绍居里夫人。
二、教学过程:
1、揭题,谈话。
(1)读课题:
A、课题中的“我”是谁?
B、谁是她的小学老师呢?
C、课文主要讲一件什么事?
(2)再读课题
2、听录音:听后讨论思考题,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3、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学。
(2)检查自学情况:
A、讨论作业本第1题。
B、指名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
C、师生共同评价检查情况。
4、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由读:
A、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
B、“”是什么意思?
(2)结合B介绍居里夫人。
(3)用“居里夫人是( )”说一句话。
(4)再读这一段。
(5)课堂练习:抄写生字、新词,完成作业本第2题,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明确本单元训练重点,学2—4段,懂得尊敬老师是一种美德。
二、教学过程:
1、提出本堂课的学习目标。
2、指示学生学习单元提示的一、二句。
(1)读懂一段话首先要读懂句子。
(2)读懂句子可抓住其中的重点词来理解。
3、学习课文第2段:
(1)自读,看看共有几句?哪几句较难读懂?
(2)齐读第2句,讨论。
__“簇拥”“献上”分别是什么意思?
__用上这些词说明了什么?
__有感情地朗读。
(3)让学生说说这句话我们是怎么样读懂的'?
(4)用学第2句的方法学习第4句。
__自读,理解“吸引”“神情”。
__什么“吸引”居里夫人?当时样子是怎样的?
__居里夫人为什么会神情激动呢?说明了什么?
__感情朗读,体会思想感情。
4、学习第3段。
(1)自己轻声朗读。
(2)完成课后题2。
(3)居里夫人尊敬老师走向主席台是为了什么?
(4)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第3段。
__居里夫人尊敬老师,热爱老师是通过她的什么描写反映出来的?
__具体按什么顺序写的?
5、学习课文第4段。
(1)自由朗读,思考居里夫人是怎样介绍老妇人的?人们有什么反映呢?
(2)理解第2句:
“深情”是什么意思?
“深情地说”我们应该怎样读?
居里夫人深情介绍自己的小学老师说明了什么?
(3)读懂最后一句,理解“肃然起敬”“站起来”“久久鼓掌”。
6、读单元提示的后半部分,小结。
7、读通全文,思考:会场上久久不息的掌声表示了人们什么思想感情?
第三课时
一、教学要点:
练习有感情地读课文,巩固字词,培养尊师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
1、词语复习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按课文内容填空,完成作业本4。
(1)学生独立练习。
(2)讨论校正,比较“献给”与“递给”,“亲吻”与“轻吻”,“深情地”与“有感情地”。
(3)居里夫人为什么要点出“小学”的老师?
4、自由朗读课文,你学会了什么学习方法?懂得了什么道理?
5、指示感情朗读。
(1)应带着怎样的感情朗读?
(2)指名分读,师生评价。
(3)齐读课文。
6、再读单元学习提示。加深理解学习方法。
读“单元提示”。
说说本单元的学习要点。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总结精选篇4
一、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了解人类交通工具的发展史,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探索、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探索、创新的精神。
三、教学用具:
CAI课件、小黑板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如果你现在要出去旅游,会选择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呢?为什么?
(生自由回答)
从古至今,人类的交通工具一直在进行着不断的变化和改进,我们就一起走进这段历史吧。
(二)复习词语
在学习课文之前,要检查一下同学们对课文中词语的掌握情况,你会读了吗?
(双排火车读词语)
(三)课文学习
1、听老师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讲了哪些交通工具,并用“——”勾画下来。
(生汇报)
2、你在课前查找了哪些关于交通工具的资料,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生介绍资料)
3、听了同学们的介绍,再认真读读课文,你觉得人类远行靠的是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科技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密不可分)
齐读第7自然段。
4、就让我们回到过去,重温人类交通工具的发展历程吧。
⑴自读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⑵后来,人们为了到更远的地方,又发明了什么?一起读一读。
(生读2自然段)
⑶是什么的发明促使了火车和轮船的出现?(蒸汽机)
“天涯海角”是指哪儿?
(大组赛读)
⑷快速读4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什么叫“川流不息”?
(男女生读)
⑸除了在陆地和海洋上行动,人们还想象鸟儿一样飞翔,这个梦想能实现吗?课文是怎么介绍的?自由读一读。
假如你正坐在飞机上,闭上眼睛想想,会看见些什么?
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美好感觉,一起读读5自然段吧。
⑹现在,人们又发明了什么?用你的朗读告诉我。
(引读6自然段)
5、四人小组合作,按照陆地、海洋和天空的划分,画一幅人类远行的脉络图。
(生四人小组合作画图)
(汇报、展示)
6、踏着人类远行的'脚步,让我们带着自豪的感情,一起来读读课文吧。
(齐读全文)
(四)扩展。
学完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如果让你来发明交通工具,你想发明什么样交通工具呢?
(生自由回答)
大胆想象一下,你准备怎么去远行?拿起你们手中的画笔,设计一个未来的交通工具吧。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总结精选篇5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的老师。
3.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谈话,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你认为什么样的老师是的老师?
2.这节课让我们去认识一位的老师。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请你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制定自己的学习任务。
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
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
3.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三、围绕提示,自读自悟
1.学生围绕阅读提示中的思考题“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生是他‘的老师?’”来自主学习。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
四、全班交流,读中点拨
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学习体会,教师组织学生就重点内容进行全班交流与研讨。
1.关注作者前后的不同情感变化。抓住了“这算什么老师──我的老师”这一情感冲突,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2.关注对怀特森先生的认识。感受先生与众不同的教学方式,及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是他“的老师?”
3.关注文章给学生其他方面的的启示。
五、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1.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学生自由畅谈。
2.选下面的一个题目写一写。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总结精选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小蚂蚁、啄木鸟、黄莺、燕子。青蛙等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2、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认识青字旁,理解:“四周、静悄悄、忽然、声音、消灭、青蛙、冬眠、准备、粮食”等词语的意思。
3、学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招呼、发问、回答的不同语气。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静悄悄的”句式写话。知道小动物不同的过冬方式。
难点:说说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能够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静悄悄的”句式写话。“忽、悄”是字音难点,正确理解“冬眠”的意思。
教学准备
投影片,投影仪、课文磁带、录音机、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一、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哪些动物的过冬方式。
2、初步学会12个生字,做到能读能写,认识青字旁,理解“四周、静悄悄、害虫、声音、消灭”等词的意思。
3、初步了解冬天的特征,能用“冬天到了,树林里变了样( )( )。”来写话。
二、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天气越来越冷,小朋友生活有什么变化?(可以引导学生说衣服增多了,睡觉时间变长等。)
我们人类都穿上了保暖的棉衣,那么森林里的小动物是怎么过冬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知识童话故事第33课(动物过冬),它将告诉我们动物是怎么过冬的。(齐读课文)
2.初读__文,自学生字
(1)听录音,边听边思考:课文中讲了哪些小动物的过冬方式?用“——”划出来。
指名:先按句式分别说说:课文讲到了( )过冬的故事。”再概括他说:“课文主要讲( )、( )、( )和( )过冬的故事。
(2)自学课文、生字。
①轻声读一读课文,碰到生字多读几遍。
②划出带生字的词语,想一想在课文中的意思。
③记一记生字的字形。
④数一数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3.检查自学情况。
(1)抽读生字卡片。
(2)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加偏旁、换偏旁……)
重点指导识记:“周”是半包围结构,里面是“土”和“口”。
“静”认识“青”字旁。
(3)抽读词语。
重点理解:“害虫”指的是对人类、树木有害的昆虫,与它相反的词语是益虫。
“声音”:课文中指什么声音?是怎么样的?(指啄木鸟发出“笃、笃。笃”的声音。)
联系上下文理解“消灭”。课文中消灭什么?“忽然”
(4)分段指名读课文,及时正音。
4、学习第一节。
(1)从课文题目我们就可以知道文章是写冬天。自由读第1段,用“~~”划出写冬天气候特征的句子。
指名读,思考,从这句话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冬天?理解“四周”“静悄悄”、“满地”这三个词。
(2)学习用“冬天到了,树林变了样,……”的说法,说说冬天的其他景物。
(3)冬天到了,四周静悄悄的,森林为什么会那么安静,齐读第3句。朋友们指的是谁?
(4)齐读全段,学习用课文中的句子说说段落大意:这一节只要写了小蚂蚁看见冬天___。
(5)小节过渡:朋友们到底去哪儿了呢,他们干什么去了,这个问题我们下一堂课再学习。
5.巩固练习。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齐读词语卡片。
(3)完成书上练习2比一比,再组词。
6.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周:注意“横折钩”的折要写直,里面“上”和“口”不宜大小。与“同”比较
忽:上下要相差不多。勿取之于“物”
挖:注意最后一笔”横折弯钩“横短,弯长。
7.作业:生字各写3个。
第2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了解小蚂蚁。啄木鸟、黄莺。燕子。青蛙等小动物的过冬方式。
2、理解”忽然、冬眠、准备、粮食”等词语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巩固
(1)抽读生字卡片。
(2)完成课堂作业第2题。
(3)抽读词语卡片,完成《课堂作业》第2题。
(4)指名读第1自然段。
2.学习第2段。
(1)我们通过第1段的学习知道冬天到了,树林里变了样,四周静悄悄的。那么小动物都到哪儿去了呢?他们又是怎样过冬的?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2)抽动复合投影片,图上画了什么?
(小蚂蚁看到一只啄木鸟在捉虫。)
书上哪一段是写这部分内容的,指名读第2段。联系上下文理解“忽然”。小蚂蚁遇见了谁?数一数他们进行了几次对话?
(两次)
(3)自由读第2段,想一想:每次对话都告诉了我们些什么?
(冬天,燕子、黄莺到南方去过冬,明年春天再回来。啄木鸟不怕冷,留下来消灭害虫。)
教师解释“候鸟”留鸟”
板书:黄瑛、燕子飞到南方过冬
啄木鸟不怕冷留下来工作
看板书指名连起来说一说
(4)指导朗读:读出小蚂蚁有礼貌地问的口气;啄木鸟的话要读得清楚。明白。
3.学习第3段。
(1)指名读课文。
(2)引导学生仿照第2段学法来学会第3段。(看图——找相应的段落一读课文一想问题。)
(3)看图说话:(抽拉投影片)小蚂蚁来到哪里?碰到谁?通过谈话知道了什么?(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连起来说一说)
联系上下文理解冬眠:睡在洞里不吃不动。你知道还有哪些动物也是冬眠的。
板书:青蛙冬眠
(4)指导朗读。
4、学习第4段。
(1)自己读第4段,用一句话说说小蚂蚁是怎么过冬的。
(2)比较小蚂蚁与青蛙的过冬方法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3)朗读第4段。
5、总结谈话。
今天,我们运用“看图、读课文、想问题”的方法学习了课文第1一4段,你学到了些什么知识?
看板书,连起来说说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冬天到了,黄莺、燕子飞到南方去过冬;啄木鸟留下来工作,青蛙冬眠了,在洞里不吃不动,小蚂蚁准备粮食过冬。)
6、齐读全文。
7、作业:完成(课堂作业)第6题:按课文内容填空。
板书:动物过冬
动物过冬方式
黄莺、燕子飞到南方去
啄木鸟不怕冷,留下来工作
第3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了解其他动物过冬的方式。
2、学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3、能够仿照“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静悄悄”的例句说话,并能把句子补充完整。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巩固。
(1)认读并听写词语:四周、静悄悄。忽然。声音、抬头、害虫。树木、消灭、挖洞、冬眠、准备、粮食。
(2)指名读第一节。
①想一想第一节讲了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怎么样?(冬天树林里静悄悄的。)
②指名说。
③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怎么样”句式自由说话。
④完成《课堂作业》第5题。
⑤完成课后第3题。
2、分角色朗读课文。
(1)小蚂蚁和啄木鸟的对话:要读出小蚂蚁有礼貌、询问的语气;要读出啄木鸟讲道理的语气。
(2)小蚂蚁和青蛙的对话:要读出小蚂蚁疑问的语气,读出青蛙有礼貌的语气。
(3)练习指名读~自由读。
(4)同桌分角色读一指名分角色读一男女生分角色读。
3.复习课文内容,进行课外延伸。
(1)完成课后第4题。说说课文写了哪些动物?他们是怎样过冬?
(2)你还能说说其他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吗?(蛇是冬眠,大雁是飞到南方过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