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在现在社会,接触到制度的地方越来越多,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大家知道制度的格式吗?以下是小编带来的相关内容。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篇1
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内容,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对提高国有企业的融资水平、管理水平、企业经营效率与成果等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首先,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符合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要求。纵观我国传统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融资渠道单一且大量依赖国家财政;内部监管制度不完善导致的企业管理水平低下,产权关系模糊导致的政企难以分开;经营效率低下以及对经营成果的忽视等严重影响社会经济效率的乱象。通过上文对企业管理制度内涵及特征的分析,可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以经济效益与经营成果为最终目标,通过股份公司形式筹集社会广大资金,并有清晰的产权制度保障企业的独立经营、严格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保障企业管理水平。这都符合对国有企业治理的目标,因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国有企业十分必要。其次,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有利于国有企业产权的明晰。鉴于传统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政企难分,政府干预企业经营与决策等现象。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能够保障企业的独立法人地位,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经济决策完全独立自主、自负盈亏。同时清晰的产权制度也有利于国有企业资产在金融市场充分流动,有利于社会资金的充分流动,创造公平富有活力的市场环境。最后,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有利于改善国有企业内部治理水平,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具有完善的公司内部控制、企业组织制度。企业所有者与管理人员的相互监督制约机制能够有效保障公司经营符合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同时,完善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有效保障企业经营的合法合规性、财务报表的真实可靠性、公司战略目标的严格执行性等,能够极大提升国有企业的内部治理乱象,因此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对我国国有企业至关重要。
二、建立健全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建议
由于历史原因导致传统企业制度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国有企业在经营效益、管理水平等方面与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相比较落后,国有体制改革成为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国有企业经济效益落后的背后体现出种种制度缺陷,其中最主要的是产权制度以及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弊端。产权结构的缺陷主要体现为国有资产“出资人”缺位的现象,即国有资产的占有、收益、改造等权利分别被政府多个部门分割拥有,从而导致国有资产的管理分散、交叉而又重叠,使得企业不能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管理体制方面的缺陷主要体现为:国有企业并不能实现自负盈亏,传统管理体制导致企业组织制度难以符合市场经济的新要求,人力资源与生产过程中难以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针对以上种种问题,本文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建设和公司治理两个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1、明确国有企业产权归属主体,界定产权主体权益与职责
国有企业产权归属是一切问题的本源,所以国有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产权制度的建设。国有企业产权的明晰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一是明确国有资产的归属主体,二是要明确界定各产权归属主体的权益与职责,三是国有企业资产的自由转让与流动,四是完善的法人产权制度,该制度能够使国有企业有效解决公司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人问题,即使得公司管理层能够在各种激励下主动完成委托人的,同时委托人能够有效监督管理层的经营管理。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对于国有企业具有的最大意义在于能够有效解决国有资产管理的多头问题,现代企业制度能够使企业财产所有权与出资人所有权分离,使得企业法人能够独立自主地经营管理国有资产。这样一来既可以使得企业摆脱政府的干预,又能使政府解除对企业的无限责任,只以其对企业的投资额为有限责任。国有企业在完善产权制度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以股份制形式实现国有企业产权的明晰以及政企的分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形式”,这充分表明中央政府对股份制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股份制在符合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要求的同时,能够有效解决国有企业传统机制存在的政企难分问题。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最大的障碍莫过于政府对企业的干涉,而股份制改革要求将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这正契合于政企分开的要求,能够保障企业独立自主经营,真正做到企业的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同时股份制的实现能够有效提高国有企业管理水平与经营效率,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其次,要保证国有企业法人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企业法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基础是企业产权的独立化,即国有资产出资人只为其出资金额负有限责任,国有资产出资人不再负责企业的生产经营。有限责任制度同时也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因此,国有企业产权明晰工作中,要保障有限责任制度的建设。再次,加强对所有权的有效约束。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过程中,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得内部问题突出,来自所有权的约束因而显得尤为重要。采取所有权约束的形式应采用现代公司治理办法,即建立一个合理科学的内控机制,建立以股东大会为最高决策机构,以董事会为最高管理结构,以公司管理层为执行机构的公司治理结构,三者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内控结构,有效保护国有资产出资人的利益。
2、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
由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分离,因而产生了委托问题,所谓委托问题是指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人在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后,采取的可能违背委托人的行为,因而损害了委托人的经济利益。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应采取激励机制来减少委托带来的不利影响。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应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内部激励与外部监督。内部激烈机制的建设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完善薪酬激励结构。应根据不同的工作岗位、工作性质以及不同层次的人才制定不同的考核评价标准来确定其绩效和奖金的数额。其次,建立满足员工各种需要的激励机制。根据马斯洛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等各方面满足员工的需求。而且要注重员工的心理诉求,注意员工在随着工作年龄、工作岗位的变动而心理发生的变动,及时与员工沟通。外部监督的建设思路主要为:第一,注重政企分开,产权明晰能够有效帮助实现政企分开,政企分开能够有效解决政府作为国有企业所有者和经济社会监督管理者双重角色的矛盾。第二,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决定因素有企业财务制度、组织制度的完善程度。要建立完善国有企业完善的内部财务制度,统一财务报表体系,同时注重企业组织制度的完善,坚持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组织体系。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篇2
关键词: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重要性
一、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概念及内涵
(一)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概念
广义的管理制度包括产权制度、组织制度、规章制度,由此构成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其包括现代企业经营思想、发展战略、决策制度、人力资源管理、激励约束机制、组织架构、管理标准及企业文化等。狭义的管理制度通常就是“规章制度”,由企业内部制定,包括管理标准、公司章程、部门制度、员工守则等,用于规范企业的人事管理、安全生产、经济技术、业务流程等活动。狭义管理制度是对企业中各级机构和个体责权利的设定,是各项管理体系、管理流程的具体表达,约束范围包括企业全体人员,它不同于国家或行业规定,不同类型或规模的企业,其内容各异。
(二)企业管理制度的职能
企业管理制度存在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具有系统性与专业性相结合的特点,是全体人员共同遵守的规定和准则的总称,其根本职能是为了满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实施企业管理制度必须以环境或条件为基础,一方面是内容标准化,不能违背企业管理任何对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是过程规范化,包括全体员工的职务行为或工作程序,只有这样,所有工作人员、整个企业管理系统的操作都可以实现规范化,否则就会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中。
二、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一)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赖以存在的体制基础
成立一家企业是出资人以契约形式订立企业制度,在此基础上完成公司组建,整合各种生产要素,在各项管理制度的控制约束下进行生产运营,从而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和资本的流通变现,企业管理制度在各种生产要素整合过程中起着核心纽带和基础作用。因此,企业管理制度贯穿于企业的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的全过程,没有企业管理制度,就失去了企业存在的基础,企业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二)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及其构成机构的行为准则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不仅要有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更重要的是企业的整体运行以及内部各级组织机构的活动,都要在制度的框架中实施,企业管理制度决定着企业整体的行为规范和行为规则,自上而下都要严格遵守制度安排,不能违反其中任何一项安排。因此,整个企业的行为准则归根结底就是企业管理制度。
(三)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员工的行为规范
企业中从最高领导层的CEO、董事长到从事一般生产活动的普通员工,其行为都不能突破企业管理制度的各种规则和约束,要以企业管理制度为准绳规范员工行为,企业管理制度就是规范员工行为的准则。
(四)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高效发展的活力源泉
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是增加企业活力的因素之一。企业管理制度如果能够调动企业各方面积极性,各个层级得以最大限度发挥作用,这样的企业是最有活力的。相反,如果企业管理制度的安排缺乏有效性和操作性,影响各生产要素积极性的调动和发挥,那么这样的企业就是一盘散沙、毫无活力的。因此,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保证和活力源泉,企业蓬勃繁盛的活力必然离不开良好的企业管理制度。
(五)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有序化运行的体制框架
实现企业的有序化运行,必须建立良性高效的运行程序。程序是确保企业各项工作正常推进的基础保障,是规范全体员工行为的制度约束,是企业目标实现和战略发展的环节要素,实现这些目标,必须依靠一系列科学性与有效性、激励性与约束性相结合的运行程序,这就是企业管理制度。因此,企业有序化运行必然要以企业管理制度的约束性为框架,进而丰富完善实质内容。
(六)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实施管理的有效载体
随着企业发展壮大,业务领域不断拓展,对业绩的要求越来越高,增加环节、细化分工、扩编人员等工作都需要不断实施。企业实施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一个目标,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和领导等途径,加强各个方面的协调、联系、合作,进而获得高于投入的产出和效益,达到1+1大于2的结果。但是,管理本身是抽象的,打个比方管理好像是电流,人们并不能直观的看到它使用它,这就需要类似于电线这样的载体,在企业管理中,制度就是载体,管理者用这个载体传递管理理念,实现管理目标。
三、建立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思考
建立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并不能朝发夕至,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其出发点是为了使企业适应市场变化,在动态中实现长远发展的目标。在确定企业新的制度框架时,在各项制度的制定和形成时要把握和遵循的苦干原则现特作以下阐述:
(一)适用性原则
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根据本企业的规模、业务特点、行业类型、技术特性及管理沟通的需要等方面考虑,制度要体现企业特点,保证制度规范具有可行性、适用性,切忌不切全实际。
(二)必要性原则
要从需要出发,必要的制度一个不能少,不必要的制度一个也不可要,否则会扰乱组织的正常活动。如在企业中的一些非正式行为规范或习惯能很好发挥作用的前提下,就没有必要制定类似内容的行为规范,以免伤害企业组织成员的自尊心和工作热情。
(三)科学性原则
应遵从管理客观规律,制度化的管理必须服从管理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违反了原则,只会导致失败,所以必须遵从客观规律,才能将管理引向科学、理性、规范的轨道,实现管理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周秀美,赵利忠.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6).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篇3
随着我国的市场经济机制的逐渐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也在我国逐步确立,企业要对企业内部进行加强管理,落实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是主要途径,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一种有效措施,所以我国企业必须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进行现代化管理的必要前提,但是,目前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使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就其中的问题进行探讨,以便找出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方法和措施。
一、现代企业制度概述
现代企业制度是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制度为保证,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式的新型企业制度,它具有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基本特征。主要内容包括企业资产所有者和企业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有限财产权制度、法人财产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
1.产权清晰
所谓产权清晰是指要明确的指导企业的资产的分布与结构,以及各部分的价值,首先要搞清楚的是哪些资产是自己的,哪些不是。比如说企业的厂房、机器设备等。其次要搞清楚每一部分的价值及企业可以有的处置权限,比若说你的场地,股票是否自己可以买卖。再次,企业的债务也是企业资产的一部分,虽然是负资产,这个要从企业的总资产中减去,以得到企业的净资产。
2.权责分明
所谓权责分明就是合理划分企业的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每一个参与者的地位和作用。
3.政企分开
政企分开是指国有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让政府负责企业的行政管理职能,企业负责经营职能。以防止政府滥用权力。
4.管理科学
管理科学是企业内部组织设置合理,对企业的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等的各个管理层面的管理都比较科学。能够对企业员工进行约束,激励。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
从以上特征可以看出现代企业制度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企业明确自己的物资边界,清晰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企业内部人员公平合理的获取公司收益,同时企业的内部组织及个人之间要形成有效地激励和约束机制,对企业财务要严格控制。
二、内部控制制度概述
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为了自身财产安全,通过严格的财务过程和合理的组织设置约束机制的一种规章制度。这个规整制度的实行能够有效地保证企业内部经营活动和经营控制的目标的实现。
1.有助于企业管理经营目标的实现
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制度就是为了实现企业制定的目标而制定的,所以说要将其渗透于企业活动的各个方面。
2.保护企业各项资产的安全
保护企业各项资产安全就是指对企业的资产有一个清晰明了的认识,并能防止企业资产的丢失。其中包括实体资产,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一些金融资产。
3.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合法
管理者需通过财务信息来监督和管理企业,如果信息不正确,不合法,将会对企业造成灾难性的影响。因此企业要防止出现舞弊和错误,保证财务信息的可靠合法。
(二)内部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
企业内部控制结构有以下三部分组成:控制环境;控制程序;会计系统。控制环境主要是指管理者的思想作风;企业的组织结构;采取的监管监控方法;人力资源的安排等。控制程序主要是指各项经营活动需要得到批准;员工的职责分工;员工账单和凭证的正确使用,会计系统对财务数据的保护措施,流程控制,复核等。
三、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完善不重视
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规章制度,有利于企业会计工作的正确、有效、合法,也有利于企业的内部控制,提高企业运行效率。但由于受成本效益分析,内部因素环境的变化,以及其执行力度较难达到的影响,企业领导者很难给予充分的重视,所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很难得到完善。
(二)内部审计存在问题
审计人员多以监督者自居,对企业中的各种事情指手画脚,甚至通过审计工作对同事进行打击报复,完全不能搞清自己的位置和职责,只知所谓的监督,却不知他的服务功能。内部审计应以防止内部舞弊和排查审计不清为工作目标,协助企业领导解决各种经济问题,而不是仅仅为了应付检查,否则审计部门就形同虚设。
(三)内部结构不合理,职责不清
企业内部组织不能有效的履行自己的责任,成为摆设,或者各组织机构之间权责不明确,导致一些问题成为无人管的问题,或者成为争着管的问题,总之,这些问题谁都可以管,谁都可以不管,管理好了互相争奖赏,管理坏了,互相推卸责任,踢皮球。造成一些无意义的互相内耗,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成本,给企业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另外,由于各部门之间使用的信息平台不一样,导致一些信息无法正确清晰的传达,缺乏有效地沟通,导致内部控制与企业内部实际之间脱节。内部控制变得没有力度。
(四)缺少对企业资产风险管理的方法
由于一些企业的管理者的素质不高,企业内部的决策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使企业运营面临很大的风险。企业的所有者又不具备经营好企业的方法与手段,所以必须找到有经营能力的人来做企业经营。解决这种情况,政企分开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五)缺少内部奖惩和激励机制企业中的人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是价值的来源,必须加强人的管理。企业的领导大部分是直接从企业基层技术人员中选拔出来的,缺乏一定的管理经验,素质也普遍不高。又由于国有企业内部一般采用任命制,导致企业一片死气沉沉。不能有效地有效地挖掘其员工的潜力。
四、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方法措施
(一)领导重视,改变思想作风
任何事情没有领导的重视都很难办成,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也一样,设计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需要调动很多资源,一般员工即使能做好了内部控制的规章制度,不执行也不是等于没有吗,财政部内控专家朱海林就曾说过,内控的 责任主体就是董事会。所以只有领导带头改变我们的思想作风,集体重视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制度就有了思想保障。
(二)企业人力资源的招聘培训任用管理关
任何好的规章制度都是有人去执行,若没有合格合理的人,规章制度也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应加大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力度,同时也要改变用人政策,确保能留得住优秀人才,自然这也少不了对企业的奖惩制度进行改革。坚持以人为本的用人方针。
(三)合理设置公司的机构组织规章制度
企业内部合理的组织结构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的基础,内部控制制度必须建立在一个完善的组织机构之上,才能很好的运行,否则,只能是空中楼阁。A·A阿伦斯曾说:“所必不可少的公正和无偏见的判断这一点是通过在组织内的地位和客观性而达到的”机构组织的合理设置必须保证组织的权责分明,实现管钱、管物、管账人员的相互制约。其次要保证一些对企业经营管理可以作弊的部门互相牵制。同时内部控制制度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而设置的,所以必须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经营过程当中,贯穿于企业的各个子系统,实现企业全员参与,甚至包括企业上下游的客户。
(四)企业内部监督和审查力度
企业的内部控制一般分为管理控制和会计控制,二者不是彼此排斥的关系,有时可以同时实施,其中会计控制主要是跟踪企业业务的动态过程进行控制。控制理论创始人维纳在他的《控制论》中指出,控制论一词愿意为掌舵术,包含了调节、操纵、管理、指挥、监督等多方面的涵义。控制,乃驾驭、支配之意。也就是说,控制是使人类的一切活动处于掌握、支配之中,不超出一定的范围和界限。要想通过会计控制系统达到对企业的监督审查必须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通过加强对会计组织的控制实现会计信息的正确、有效、安全,保证会计记录和会计凭证的符合规定,完整正确。第二,通过会计信息对企业的管理和经济活动进行控制。只有二者同时达到,才能实现企业内控制度的有效执行。同时也要让国家的监督审计机关参与到企业内部控制进来,防治管理人员集体舞弊。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篇4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迈进,具体动作方法是以深化企业改革为重点,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为了适应这一伟大的经济变革,同时达到新时期会计改革与发展的目标,财务会计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方能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
一、提高认识找准定位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加人WT0,把企业全面推向了市场,使企业置身于市场经济的环境中,迫使企业立足市场,参与市场竞争。按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企业必须进行不断的改革创新,并不断提髙科学管理水平。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以利润动机为参与竞争的内在动力,追求效益最大化为最终目标有别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因此,现代企业管理的内涵逐步扩大,内容也日趋复杂。但不管如何复杂,在管理中的诸环节,如预测、决策、抑制、考核等,只要有会计核算及其提供的信息资料,什么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同时,在现代企业中,企业的投资者、经营者,想随时了解企业的整个经营状况,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及时做出决策,也只有财务会计能提供及时准确的依据。由此可见财务会计工作在现代企业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
二、更新观念改革核算方法
计划经济体制下财务会计的核算,都是由国家以《会计法》统一规定的。会计人员在具体操作中遇到问题,査规章制度即可,碰到困难时,找业务主管部门解决。现在,为了和国际贯例接轨,对于企业财务,国家利用《企业财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来规范会计核算概念及原则的含义;规范明确财政、财务政策及实用企业等,而每个企业的会计工作,在遵守《准则》和《通则》的前提下,还需按各个时期的经济政策、本企业特点,设计相应的财务会计制度加以应用,才能完成财务会计任务。这就使财务会计工作拓宽了视野,增加了丰富新鲜的内容,同时增加了会计核算的难度,对会计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财务会计只有改革核算方法,才能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三、改革会计分析方法
会计分析是指会计人员按照企业的经营特点和管理机制的要求,运用现代会计理论方法和技术,对企业生产经营中发生作用的各类因素,进行分析并作了评价的活动过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后,企业财务会计工作范围不断扩展。在计划经济时的会计工作内容主要是对新发生的经济业务活动进行详实记录,据以核算和反映,实际上只是对具体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系统的记录和反映,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财务会计,就远远超出了原会计的范围,这是现代企业会计必须参与整个企业决策,即参与企业的发展战略,技术更新,设备改造,生产经营,以及产品更新换代等方面工作的原故。由于企业决策的科学性、企业效益的髙低以及损失程度等取决于决策者的主观判断与对客观条件及其变化的适应程度,使企业决策具有很大的缺陷,而修正和避免这些缺陷,唯一只有财务会计通过会计分析企业各部门提供的数据,加工产生各种有价值的经济信息,才能为企业领导者正确决策、实施监控、综合检查评价企业工作提供主要依据。为适应现代企业的变化,财务会计必须改革分析方法。
四、财务会计监督的改革
现代企业财务会计监督,与一般企业会计的监督相比,主要有两个显著变化。一是监督内容的变化。按会计法的规定,一般企业会计监督的对象主要是对原始凭证和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的监督。现代企业的财务会计监督,还应增加以资本的保值和增值为中心的资金管理制度,以降低成本、费用为中心的成本管理制度。二是监督责任的变化。一般企业会计的监督主要是维护国家的法律、法规的严肃性,会计人员在实施监督时,必须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如有违反,应承担法律责任,现代企业的会计监督,应承担法律责任。现代企业的会计监督,还应增加这样的目标,即根据会计数据及时反映的有关企业制度的实施情况,提出改进意见,以便改进企业的经营管理。会计人员还要起到经营者的参谋作用。
五、会计服务功能的改革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市场变化越来越快,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所有者、经营决策者及其他有关方面的群众对企业的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科学性要求越来越高。会计工作业务的处理必须准时完成,以使会计信息得到及时运用。这就要求企业会计人员掌握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具体结合实际,使自己的工作能有效地为现代企业服务,充分体现会计服务的价值。
六、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对会计人员而言,必须具备良好的政策和业务素质,只有具备了较髙的政治素质,才能忠于职守,秉公办事,正确执法,清政廉洁,遵纪守法,自觉地同各种违犯财经纪律的不法行为作斗争,保证国家和人民财产的安全。只有具备了较高的业务素质,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真正为企业担负起当家理财的重任,真正起到企业决策者的参谋助手作用。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财务会计的对象、方法、范围等都与一般会计具有很多不同点,为了做到会计工作得心应手,会计人员必须努力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各种财经规章制度,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而在业务素质中,智能素质又是第一位的。要提高智能素质,会计人员必须在具体业务中不断实践,反复演练,不断提高自身的思考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从而达到驾驭现代企业整个经济活动的目的。
七、强化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特征。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后,要真正搞活企业,必须对企业实行科学管理。科学管理是以一整套科学的制度来具体实施的,这套制度中,财务会计制度借助现代先进的各种计算手段,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现代企业中,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规模经营、参与市场竞争,无不以会计信息为基础。企业转制,财务会计工作也要转制,也要实行科学管理,只有这样,现代企业的科学管理,才能真正有效地建立起来并充分发挥作用。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篇5
第一章 岗位责任制
为了加强公司岗位责任制度,特制定以下主要岗位责任制度。
第一条 总经理
1、 组织汇编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组织编制公司战略规划及年度经营预算。
2、 拟订、审核由综合部门起草的制度及办法。
3、 组织完成公司决定的各板块业务发展及项目的策划,监督检查落实。
4、 对经董事会批准的经营预算,及时跟踪汇报进展及完成情况。
5、 对公司业务经营进行全面、系统分析评审,提出有参考价值的改进意见或报告。
6、 研究国内外同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公司发展空间的建议。
7、 监督检查企业管理各项措施落实情况,提出整改意见或报告。
8、 审计各类统计报告。
9、 审核统计分析报告。
10、 保证公司经营管理需要的信息化支持。
11、 组织拟订、审核部门年度工作计划、费用预算。
12、 确定部门及直接下属工作目标并掌握进度。
13、 进行直接下属员工日常业绩考核、员工激励、员工沟通,提出培训需求。
14、 协调有关法律事务及政府事务。
15、 完成董事会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二条 质管部经理岗位责任
1、全面负责质管部的日常工作,组织协调,督促质量管理人员在品质手册要求下正常、准确地工作。
2、负责质管人员业务素质的培训,定期或不定期对质管人员进行业务素质培训,考核培训质量及工作成绩。
3、对检验人员的化验分析的精确度进行考核,督促其提高业务能力。
4、根据技术总监的要求,督促并协助采购部采购到合格的原料以用于生产,指导生产部生产符合配方要求的产品,满足用户需求。
5、根据品质手册的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制度程序,监督实施,检查并跟踪结果。
6、收集并整理质量跟踪信息,参与投诉调查,了解用户反馈信息,以便改进工作及产品质量。
7、协调与行业相关职能部门的关系,保证公司产品符合国家政令及法律要求。
8、接受技术总监交给的工作,及时有效的完成。
9、积极组织ISO9001、HACCP等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定期检查各部门的执行情况,并将检查结果定期汇总分析。
第三条 生产技术部经理岗位责任
1、负责制定公司生产规划以及年度、季度和月度生产计划,做好生产安排,选择低成本、高效益的模式进行生产。
2、负责实施部门内部管理,保证生产部的正常运行,确保安全、高质量、低成本的完成生产任务。
3、制定并控制生产计划实施体系,协调物流部门做好均衡生产工作,根据生产峰期调整生产部的工作计划及生产的预期管理工作。
4、熟悉和掌握生产技术,注意产品的质量和安全生产,搞好劳动组合,加强产品内部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设备利用率,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搞好生产配方的保密。
5、主持部门内部人员的绩效管理,并对部门人员的奖励、处罚进行审核,对部门内部岗位调动、休假进行审批。
6、协调与其他部门关系,保持顺畅的内外部管理关系,控制场地环境管理,为保证优质生产创造条件。
7、负责部门内部成本管理计划。规范物资入库出库等管理。制定与审批部门薪酬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地降低部门运营成本。
8、建立设备维护、保养办法和设备管理制度。做好设备的更新改造和维护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建立设备、工具、材料、考核、生产等档案。
10、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工作与任务。
第四条 市场部经理岗位职责
1、负责销售内勤人员的管理辅导和培训工作。领导销售内勤做好客户服务工作,并处理投诉。及时与营销人员进行沟通、协调。
2、每周根据日报表和销售出库量向生产部下达生产计划。
3、根据发货单存根联登记明细账,并且进一步审核发货单的准确性,建立电子台账,并确保手工帐与电子帐的一致性,并不定期的与营销人员对账。
4、营销人员工资及提成的核算。
5、负责营销会议前的资料准备工作和会议的记录工作,安排各种管理表格的发放与回收检查工作(包括工作日记、工作计划与总结)。
6、管理各类文档(如合同、各类营销政策、客户资料及其他部门发文),健全营销内部档案管理。
7、收集营销人员对公司产品、营销思路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向营销总监、技术服务部门反应。
8、根据公司制定的年度、季度、月度生产计划,制定相应的年度、季度、月度采购计划,并组织实施;
9、调查国内外各地原料、物料供应市场的变动情况,随时上报新动向;
10、保持与原料、物料市场的密切联系,选择最佳采购对象及方式;
11、负责的所采购原材料及包装进行统一库存管理,在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的情况下,合理控制库存成本;
第五条 财务部经理岗位职责
1、设计规划公司整体财务会计制度体系;
2、审核公司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报主管领导审批;
3、监控财务工作运行;
4、审定公司财务分析报告以及各类财务报表;
5、审定公司各项财务检查报告;
6、组织公司预算、决算管理工作;
7、审核年度财务预算和资本支出预算,提交公司领导审议;
8、审定公司年度财务决算报告,报主管领导审阅;
9、审定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并上报主要领导审阅;
10、监督、指导财务部日常会计核算工作;
11、授权范围内,审批各种现金支出和费用报销;
12、监控预算的执行情况。
第六条 行政部经理岗位职责
1、负责有关大事、图片的搜集、整理、汇编保管工作;
2、负责外来公文、信函的收发、登记、编号、传阅、分发;
3、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统计、清理和提供利用;
4、负责文件的打印、装订、分发、复印以及名片的印制;
5、协助进行印章保管、使用登记,开具介绍信;
6、负责信件、邮件的寄送,报刊的征订及管理;
7、协助重大活动和会务安排;
8、负责一般来信、来电、来访的接待及处理工作;
9、负责后勤管理工作。
第二章 生产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 生产计划汇编制度
1、月度生产计划
月度生产计划根据销售部门提供的销售计划,月度销售分析,月度库存状况及年生产计划表四个文件进行制定。
月度生产计划由生产部经理制定,会同销售部门、采购部门进行审核,经总经理审批后执行。
2、日生产计划为当天生产部生产作业计划,指导全天的生产作业活动。日生产计划必须明确当天的生产任务,每批投料量、投多少批次等。
3、日生产计划由生产部整理存档保管;
第二条 生产岗位设置及职位分配
1、车间主任
不同职能的车间分别设置车间主任,根据情况车间主任可脱产或不脱产,直接对生产经理负责;
2、班组长
班组长为工段负责人,也可以为按时段划分班组的负责人,班组长直接对车间主任负责。
3、物料管理员
物料管理员负责部门生产物资的接收、保管、发放工作,对生产经理负责。
生产部岗位设置由生产经理制定,总经理审批,人事部门监督。
4、生产部岗位说明
为明确岗位分工,责任清晰,所有岗位必须制定岗位说明。
岗位说明由生产经理制定,人事部门及相关部门共同审核,总经理批准。
5、岗位职责描述:
岗位主要工作,直接上级、岗位重要性等。
岗位责任人姓名、入厂时间、入岗情况及背景;
岗位工作目标:岗位应达到的预期效果;
岗位工作内容:应分为核心工作与辅助工作;
岗位工作标准:应制定数字化标准;
岗位任职标准:应附任职条件证明文件如:毕业证等。
6、岗位工作说明实行实名制,根据工作变动或岗位调整而调整,经生产经理审批后执行。
7、岗位说明由岗位责任人、生产部、人事部门分别备案。
第三条 生产过程管理制度
1、依据内勤所送的“生产计划周报表”及日生产计划安排生产,查看原料是否足用。
2、 内勤人员每天早上从中控室拿取头天成品生产情况记录表并认真核对,如发现问题及时向主管报告,并把情况调查清楚,协助生产部妥善解决。
3、混合机每年作3-6次变异系数测定,以确定最佳混合时间,并每天检查中控室的混合情况。
4、产品出厂时应加盖篷布,如未加盖篷布的成品原则上不准出厂。
5、抽查包装、成品的重量及包装袋的质量,同时检查品名是否与包装袋一致。
6、包装袋的封口要整齐、平衡,不能漏诊,标签应打在包装袋的角上,生产日期必须外露。
7、成品的发货应待化验结果确定合格后方能进行,并遵循“先生产先发货”的原则。
8、每批新标签到货时,随机抽样,查看标签上所注的名称、内容、颜色是否一致。
8、对成品进行外观鉴定,并与化验检测中心联系。
第四条 库存管理制度
1、物质合理化管理
面向通道进行保管:为便于物品上架存放和取出物品,提高保管效率,物品的码放、货架的朝向面向通道。
高层堆码:尽可能的向高处码放,以提高保管效率,有效利用库内容面积。为防止破损,保证安全,使用棚架等保管设备。
先进先出原则:对于易变质已破损、易腐败的物品以及对于机能易退化的物品,应按先入先出的原则加快周转。
根据出库频率选定位置:出货和进货频率高的物品应放在靠近出口处,易于作业的地方,流动性差的放在距离出入口稍远的地方。
同一性:相同品种在同一地方存放。为提高作业效率和保管效率,同一物品或类似物品放在同一地方保管。
位置标识:货物存放的场所要有明确的标识,以便于货物的查找,提高上货和取货的速度,减少差错发生。
2、码垛的基本要求
合理:垛型必须适合商品的性能特点,不同品种、型号、规格、牌号、等级、批次、产地、单价的商品,均应分开堆码,以便合理保管。并要合理的确定货垛之间的距离和走道宽度,便于装卸搬运和检查。
牢固:货垛必须不偏不斜,不压坏底层的货物,与屋顶、梁柱、墙壁保持一定距离,确保货物牢固安全。
定量:每行每层的数量力求成整数,这样,便于清点货物。
整齐:垛型有一定的规格,各垛排列整齐有序,包装标志一律朝外。
节约:堆码时要考虑节省货位,提高仓容利用率。
3、物资的盘点检查管理
物流主管在盘点前布置动员,盘点中督促检查,盘点结束后进行质量验收。、
盘点笔数统计:进行全面盘点,必须准确统计记录货物盘点总笔数,统一规定账面截止日期,在规定的截止日当天业务终了后,要全面清理出入库单证。
盘点程序:保管员进入仓库盘点时,应逐垛逐批点货对卡,以卡对账。核对相符的,要在帐页和货卡上做好盘点标志,负责签章,不相符的逐笔做好记录,并查清原因。
第三章 检验化验制度
第一条 样品的抽取、制备、保管
1、质管员要根据规定,对原料、成品进行抽样,并及时将样品送给化验员进行化验,质管员在抽样时需将样品名称、生产时间、抽样时间,到货数量等信息在请验单上进行明确标识。
2、化验员根据质管员提供的样品,进行四分法分样后,将需粉碎的样品进行粉碎,全通过40目筛,用于化验,不需粉碎的,直接用于化验。
4、将不需化验的样品放入留样室进行保管,定期清理。
第二条 样品的检验
1、按仪器操作规程进程操作。
2、化验室所有化学试剂均要按性质进行分别保管。
3、化验过程中,对产生有毒气体的操作应注意通风,使用腐蚀性试剂时,要带防护手套。
4、根据产品的不同,分别检测其相应的成分,其仪器操作根据仪器操作规程进行,准确无误的处理数据,对标准中没有规定检验方法的产品检验,应通过化验室主任选用符合产品质量检验要求的检验方法。
5、检验要有完整的原始记录,原始记录要清洁、整齐,不得涂改,测试数据的精度及误差均按标准执行。
6、平等双份检验结果,检验结果超过允许误差范围的,应为初检不合格,初检不合格项目,要进行复检。
7、检测过程中发现故障或出现外界干扰应立即中断测试,等排除故障或干扰后,重新检测。
第三条 原始记录的填写、保管
1、原始记录和报告单统一印制编号,格式要符合工作的要求。
2、原始记录由化验员认真填写,字迹工整,不许涂改。如发现误记,在误处划一横杠以示无效,测量数据要按实际检测结果填写,不准伪造,不许任意撕毁。
3、检测完毕后按标准规定的有效位数和误差理论计算结果,并亲自签名,经化验室负责人审核签字。
4、原始记录由专人负责管理。对所有需存档的表格或文件,放入指定的柜中保存,到规定的时间需销毁的,应填写相应的表格后经质量部销毁。
5、原始记录只能作为检查记录专用,不能代替检验报告,更不准做他用,未经室主任同意,其他人不得随意查阅原始记录。
6、质管部经理应不定期抽查原始记录的记载是否符合规定,发现不符合者及时纠正。
第四条 检验结果的整理、审核、上报与存档
1、检验报告是评定产品质量的技术依据,各有关人员应严格履行审核手续。
2、检验报告由专门人员根据原始记录,填写化验报告单,经化验室负责人审核签字。报告一式二份,一份上报主管领导,一份存档。
3、存档管理:检验原始记录和化验单存档,保存期为本批产品售出后两年。
第四章 质量管理制度
第一条 质量管理部门的设立
一、本公司设两级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即质量部及车间质量管理员。
二、质量部为公司质量管理的专职机构,负责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与监督。
第二条 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
一、凡投入生产的产品配方必须是质量部会同有关人员复核批准的配方,配方由质量部专人管理,凡不符合上述条件者,一律不准投入生产,手续不全者生产部有权拒绝生产,否则后果自负。
二、生产车间人员根据生产部的指令组织生产。包装人员按生产车间操作规程进行包装,做到包装前校准称,包装中途再校称。对校不准的称要派专人检修。定量包装,每包重不超过规定重量的1%,封口线美观、端正、距离适中,不能有皱纹缺口,包装放置整齐,包装准确。每个品种打包完毕,必须清仓,清扫地面后才换品种分装。严禁各品种混杂,影响产品色泽、质量。
三、成品保管只能接收合格的成品入库,未经验收合格者,一律不许入库。保管员按提货单如数发货,必须坚持先进先出的原则。
四、生产部品控人员负责监控每批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原料或配方一旦发生变化,应及时将产品送检。发现问题,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五、质量部品控人员负责对生产部人员的培训,每天对生产部进行巡检,包括生产过程、操作工序、半成品和成品抽检,同时做好产品的取样、留样工作,坚持生产记录及其他有关质量的问题。
第三条 防止交叉污染的措施
一、交叉污染的防止由生产岗位人员、货物装卸人员负责,品控人员监督。
造成交叉污染的来源:生产操作人员操作不当造成产品交叉污染;检修人员检修时,操作不当造成;人员卫生、健康不良对产品造成交叉污染;生产卫生环境不良对产品造成交叉污染;成品装车卸车时,由于包装袋损坏造成污染的等。
二、交叉污染的预防办法
1、生产岗位操作人员严格按生产设备操作规程操作,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卫生按生产设备卫生控制作业办法清洁。
2、生产线停车时,应保持设备和车间的清洁卫生。因检修或未投用的设备、容器或阀门等,入口处平时应包裹覆盖,防止外界污染和产生锈蚀。
3、人员的健康卫生按卫生标准操作规程控制,不能带病生产。
4、质量部每日对成品进行分析,并填写产品检验报告单。
5、货车装料前或卸车后,必须维持货车内清洁,防止外界物质污染饲料。
6、清洁区不得存放任何废弃物,不得存放与产品生产无关的杂物。厂区内的废弃物按指定地点存放,且有标识并按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及时送出厂处理。
7、生产区内不得使用杀虫剂、空气清新剂。
8、包装材料按原材料分类及采购验收标准采购,运输过程保持清洁,包装材料存放于库区,进入成品包装区时应去除脏污的外包装,用清洁塑料布覆盖,防止积灰。包装材料存放不应直接接触地面防止滋生虫害。
第四条 质量事故管理制度
一、目的: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记录、评价、隔离、处置,防止不合格品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我公司从原辅材料进公司到成品交付使用全过程中不合格品的管理。
三、职责:
1、原辅材料不合格品由品控员下处置结论。
2、工序检验发现的个别不合格品由品控员下处置结论。
3、工序检验发现的批量不合格品由品控员评价、技术经理下处置结论。
4、成品检验发现的轻微不合格品由品控员下处置结论。
5、成品检验发现的严重不合格品由品控员评价、质量部经理或总经理下处置结论
6、成品交付使用后才发现的不合格,总经理负责组织召开专题会解决。
四、具体处理措施:
不合格品应得到识别和控制,以防止其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不合格品控制及不合格品处置的有关职责和权限,规定如下:
1、如果原辅材料不合格,保管员负责标识、记录,隔离不合格品,品控员填写不合格品评审单,下处置结论。
2、工序检验:作业人员发现不合格原料或半成品、成品应及时通知品控员做好不合格标识、隔离。发现个别不合格品品控员有权在现场直接处理。发现批量性不合格,品控员负责填纠偏措施表并提出处理意见报质量部经理审批。
3、如果成品检验不合格,品控员做好不合格标识,隔离。发现轻微不合格品,品控员有权在现场直接处理,发现严重不合格品,品控员负责填纠偏措施表并提出处理意见报质量部经理或总经理审批。
4、不合格成品在交付客户使用后才发现,总经理应组织召开专题会,采取与不合格的影响程度或潜在的影响程度相适应的措施,必要时实施不合格品的通知或召回,使危害降到最低。
不合格品经评审后可做如下处置:
采取措施,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品,如返工;
采取措施,防止原预期的使用或应用,如拒收、报废等。
返工的产品应重新检验并记录。
质量部负责将重大质量事故(损失超过五万元)或顾客对产品质量有重大投诉时,应提交管理评审。
应按规定保存不合格的样品以及所采取的任何措施的记录。
第五条 产品质量跟踪与客户投诉
1、对产品质量及时进行跟踪,市场部每年进行一次客户满意度调查。
2、在与市场业务员电话沟通时,询问公司产品质量情况,并及时将情况反馈给质量部。
3、质量部应定期拜访客户,其目的就是要了解客户对公司产品质量控制的评价,以便进一步改善我们的工作。
4、每次拜访客户,都应写出书面报告并存档。
5、针对客户口头或书面投诉,需要进行检查或复查以下内容:
检验留样样品的有效成分;
生产和存货记录;
操作员工记录;
质量部现场调查记录;
质量部处理结论及存档
第六条 标签设计与签发管理
1、标签的设计按GB10648的要求制作。
2、标签由质量部专人负责,应不定期的参加上级饲料部门举办的各种培训班,以提高自身水平及对文件的理解。
3、每种新标签在印刷前,需由质量部经理签字确认后,再做初稿。
4、将确定的初稿内容符合标签要求后,经技术经理签字,再交采购印刷。
第五章 安全卫生制度
本制度包括防火管理、设备操作安全管理、高危作业管理,一般作业安全管理、安全教育有关方面内容。
第一条 防火管理
1、生产部必须严格按照消防部门要求配置灭火器材。
2、消防器材必须在保质期内使用,接近保质期马上更换,依设备管理办法进行
3、严禁有明火行为发生,如:吸烟、焚烧、无防护电焊等
4、对易燃易爆物品出台危险品管理制度二级文件,危险品管理制度由生产部经理起草,人事部经理审核,总经理审批后执行。
5、春秋气候干燥季节必须作为重点防火时段。
制定防火检查制度,每天由专人进行火灾隐患检查。
严禁使用劣质电线及电器元件。
6、机电工至少每周对电器元件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排除隐患。
7、生产部必须盘查所有工作场所,检查出所有火患控制点。
所有设备的传动部分必须有保护罩,并且保障不易脱落。
所有设备的电路部分不能裸露,拖动电线必须有二层以上绝缘保护层。
严格执行生产操作规范、设备操作安全规范,不得在设备运行中进行非规范操作
严禁带电维修设备,维护维修时必须断电并派专人看守电源。
第二条 高危作业管理
高危作业管理包括高空作业、锅炉管理、电焊管理、电工作业管理四部分。
一、高空作业安全管理
1、高空作业必须经主管审批方可进行。
2、在两米以上高空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佩带经过检查的安全带。
3、高空作业使用的脚手架、跳板和工作台,必须事先由班长或施工负责人认真检查,认为牢固并根据情况设围栏后方可进行操作。
4、高空作业时禁止往下扔材料、工具、螺丝和其他物品,必须使用绳索拴着工料袋取送。
5、高空作业时所用的工具和零件,若有掉下的可能就必须先用绳子拴好系在身上或固定在物件上。
6、登高用的梯子应固定的靠在可靠的支柱上,并要有防滑措施。
二、锅炉安全操作管理
锅炉管理按照设备操作安全规范执行
1、每座锅炉应安装二套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表和锅炉水泵,并保持准确有效,同时应配备排水阀、油量器和烟窗控温器等备件。
2、锅炉室及附属设备应经常保持干净清洁。
3、禁止将引火性物品带入锅炉室。
4、锅炉应尽量避免急剧的负荷变动,并应经常巡视水位及压力表指示。
5、禁止闲杂人员进入锅炉室,禁止在室内喧闹或作与工作无关的事。
6、未接受专业培训合格之人不得操作锅炉。
7、一切操作必须熟练,动作迅速及时准确。
8、每日应定量检查锅炉运作状况并详细记录于锅炉运行日报表,并按规定化验水质。
9、所有配件的修换都必须取得主管同意。
10、处理紧急事故,首先应镇静,正确判断原因后再按步处理。
三、电焊管理
当需要电焊、气焊时应报公司安全负责人批准后才能进行,并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消防措施:施工现场应准备适当的灭火器具,并使操作人员了解正确的消防知识。
2、安全措施:操作人员应准备好防护面具、手套等,在高处作业时应戴安全帽、系安全带。
3、现场安全措施:检查机器是否停止管路或贮槽压力、液体是否已全部排除,电器接头是否漏电等。
施工中注意事项:
1、凡在厂区或易燃物附近工作时,应严禁烟火。
2、严禁电焊、气焊产生的火花四处飞溅。
3、严禁电焊、气焊棒尚为火红状态下放置不管。
4、焊接有油类容器时,要先清洗干净。
5、氧气瓶不准在日光下暴晒,严禁撞击,搬运时要用胶轮车推运。
6、作业时要确认机器停止运转。
7、不得擅自接用电源,需要接通电源时,应向电工申请配接。
施工后管理:
1、清理现场残留物、火星、铁屑及焊棒等。
2、使用工具及器材应搬离现场。
3、焊接与气割现场,其上下地板应留人看守,确认安全后方可离开。
四、电工作业管理
1、工作前必须穿工作服、戴绝缘手套。
2、配电室用的绝缘棒、绝缘手套需妥善保管。
3、配电室必须保持清洁卫生,非工作人员不经批准,严禁入内。
4、在检修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必须将保险丝切断以后再工作,并挂检修牌。不准单人操作,应有人监护。
5、机电设备、专业设备等一切电器设备,要有良好接地线,不准带电作业,合闸时要用右手,身站在左侧。
6、发生触电事故立即报告主管,保护现场;有受伤人员立即采取抢救措施。
7、对全公司所有电器设备,要经常检查、保养、维修,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杜绝安全隐患。
8、要熟练本职工作,掌握电器安全性能,并严格按电器安全操作规程的规定进行工作。
9、协助主管加强用电安全教育,提高电力利用效率,并及时做好每月生产用电情况的分析报告。
第三条 一般作业安全管理
1、现场操作员必须戴安全帽、鞋、手套、口罩等劳保物品。
2、工作时间严禁跳跃、奔跑等过激的运动方式。
3、架立电线设备不得低于1.8米。
4、搬运物料时应从上层拿起,不得从中间或下部抽动。
5、不得随意品尝各种物料。
6、严禁吊、扒设备或物资,在车辆行驶时严禁阻拦或站在行驶方向上。
第四条 粉尘管理
控制粉尘浓度,消除尘云的产生
1、对于易产生粉尘的设备和装置,加强密闭,以防止粉尘飞扬。
2、消除和防止粉尘积累,在产生粉尘较多的地方,装设粉尘检测仪,浓度过大时,发出警报信号。
3、加强管理,严禁在车间和仓库中带进明火和易燃物品。
4、防止金属物落入高速运转的机器设备中因冲突摩擦而起火,在工艺流程中适当位置必须加强选磁装置。
5、线路设计要安全可靠,电表防止受潮漏电和短路起火。
6、防止斗式提升机故障和摩擦起火而引起粉尘爆炸事故,在安装设计时应予以重视,多采用塑料斗。
7、在有粉尘产生的场合下工作的轴承,为防止轴承的过热引起粉尘爆炸可采用温度探测仪。
8、对于易产生静电的设备,如硬塑料管道、薄板贮仓等给予接地保护。
第六章 产品留样观察制度
第一条 产品留样包括每天生产产品的留样和部分原材料的留样,同时包括客户送检的原料或成品。
第二条 样品的采样方法:
1、采样方法按国标执行。
2、样品的缩分:将样品倒在清洁、光滑、平坦的桌面或光面硬纸上,充分混匀后将样品摊成平面正方形,然后以两条对角线为界分成四个三角形,取出其中两个三角形的样品,剩下的样品再按上述方法反复缩分,直至最后剩下的两个对角三角形的样品接近平均样品所需的重量为止。
第三条 样品留存
对化验所余的样品需放在指定的柜中,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整齐。封口袋必须完好、密封,以防吸潮或虫咬。样品袋上必须有名称、取样时间、取样数量。
第四条 样品观察制度
每隔三个月对留样室的样品进行观察,从气味、颜色、外观等方面进行观察,以确定样品是否正常,对非正常的样品进行完整的记录,包括生产日期、产品非正常情况现象,以便查找发生的原因。
第五条 样品自检与送检
对自检的样品,检测完后,封好袋放入样品柜中。对于送检的样品,一式二份,一份送检,一份自存,如检测不合格时,以便追查。
第六条 样品的保管由化验员负责。
第七条 留样时间:样品的留样期为20个月。对过留样期的样品,需及时报质量部,填写处理清单,经质量经理批准后,在进行处理。
第七章 计量管理制度
第一条 每年根据生产要求和仪器、仪表的使用情况制定年度检定计划。一般计量器具检定周期均定为一年,有特殊要求的为每月检定一次。
第二条 每台计量器具都必须按检定计划在检定周期内送检,除特殊原因外,仪器仪表不允许超期使用。
第三条 检定部门必须是政府计量部门或由政府计量部门授权的计量单位,送检仪器时,必须确认其检定资格,并复印检定资格证书存档。
第四条 检定合格的仪器,作为标准器具在量值传递中作基准使用,并保存其检定证书。
第五条 生产车间所用的计量装置,必须经过校准后才能使用。
最新企业的管理制度范本2
1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现代企业管理工作的管理职能、管理内容与要求、制度的实施与监督检查。
本制度适用于现代企业管理工作的管理。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制度中引用而构成为本制度的条文。在本制度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制度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创建国际一流火力发电厂考核标准实施细则》--国家电力公司__.11.21
3术语
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依法规范的企业制度。其基本特征是产权明晰,责任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即公司法人产权制度;现代企业组织制度,即公司组织制度;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即公司管理制度。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对企业管理活动的制度安排,包括企业经营目的和观念、企业目标和战略、企业的管理组织以及各业务职能领域活动的规定。
4管理职责与分工
4.1企业管理者组织形式:厂级领导、中层干部和管理人员。
4.2厂级领导负责企业的重大决策和整体经营活动;中层干部负责把厂级领导制定的战略具体化,并指挥和协调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管理人员接受上级指挥,负责协调基层组织的基本工作,具体负责各项基础管理。
5管理内容与要求
5.1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的安全文明生产管理、企业的科技信息管理、企业的设备技术管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的经营管理。
5.2重视推行现代化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并有效运作。组织机构的建立应遵循以下原则:
a)统一目标原则。即组织各部分都要有实现有关任务的分目标,为完成组织统一的总目标而努力。
b)权力系统原则。即企业从厂长到一般员工有一个统一的权力系统。组织各层次的每个员工均有上级,一个人只接受一个上级的指令,避免多头指挥造成混乱。厂长应把一部分权力逐级下放,使各级管理者有职有权。责任到哪里,权力到哪里。
c)责权利相统一原则。各部门及各成员都有明确规定的责任、权力和利益,三者相互协调统一。
d)精干、高效原则。部门设置及人员配备合理、精干,相互分工明确,协调有序。
e)组织弹性原则。组织的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具有一定的弹性,能根据组织需要适时进行调整和变革。
5.3积极推广应用国际、国内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以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5.4企业的安全文明生产管理
5.4.1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文明生产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及各类人员的安全职责,认真落实安全文明生产责任制,做到奖罚分明。
5.4.2企业应确立年度安全文明生产目标,并制定保证目标实施的措施。
5.4.3积极开展"三安三化"工作,并注重实效,全面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
5.4.4根据电力生产特点,认真实行定置管理,设备标志齐全、清晰,介质 流向清楚;
5.4.5保持生活区、厂区清洁整齐,道路畅通,绿化面积达到宜绿化面积的93%以上。
5.4.6烟尘、废水排放达到国家或地方标准。
5.4.7工作场所的粉尘、室温、噪音符合劳动保护规定。
5.5企业的科技信息管理
5.5.1认真落实国家、国家电力公司及主管公司关于加强科技工作的决定。建立健全科技管理体系,制定科技、信息发展规划,全面落实各级人员责任制。
5.5.2积极组织生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中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并积极承担集团公司科技项目,不断提高设备健康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
5.5.3积极引进、推广国内外先进的科技成果,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企业发展。
5.5.4大力推广应用国际先进水平的电力科技新技术,电力信息化达到国际先进火力发电厂水平。
5.5.5积极开发应用信息化管理体系,实现设备管理(缺陷管理、检修管理、状态检修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安全管理、运行管理、物资管理、实时数据、文明生产、合同管理、班组管理、办公自动化管理等领域的功能开发与实际运用,形成覆盖全厂各生产岗位、管理岗位和检修维护班组的计算机管理网络。
5.5.6企业档案目标管理达到国家一级。
5.5.7广泛采用目标管理、tqc、网络技术、量本利分析、定额管理;广泛开展群众性的合理化建议活动,形成制度化、规范化。
5.5.8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考核评价体系,加大奖惩力度,以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科技兴企的积极性。
5.5.9建立较为完备的竞价上网技术支持系统,成立竞价上网管理机构,明确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按照电网竞价上网规定,进行市场运作,以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
5.5.10加强企业战略规划目标管理,成立规划目标管理机构,制定其管理控制程序,明确管理职责,建立起规划制定、分解实施、评价改进、监督考核一体化的闭环管理体系。
5.5.11加强调研和指标分析,建立与国内国外现代化火力发电厂的信息和技术交流制度,制定出科学可行的创国际一流火力发电厂指标体系。
5.6企业的设备技术管理
5.6.1建立健全设备技术管理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设备技术管理发展规划,并落实设备各级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
5.6.2加强各项指标管理,使各项生产技术指标达到国际一流的标准值。
5.6.3积极推行优化运行、耗差分析,降低煤耗,提高设备可靠性。
5.6.4建立和完善设备检修质量保证监督体系,实施检修全过程管理,消除设备"七漏",使设备完好率达到国际一流规定的目标值。
5.6.5积极开展节能降耗、状态检修、在线监测等技术的应用,大力推广设备检修点检制,不断提高发电厂的安全性、经济性和自动化水平。
5.6.6强化、细化设备技术管理。努力实现设备管理的安全性、基础资料管理的规范性、十项监督的时效性、工程管理的计划性、节能管理的效益性、科技管理的群众性、环保管理的合法性、备品管理的科学性、状态检修管理的可追溯性。
5.7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5.7. 1按照"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效益至上"的企业方针,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建立"以业绩考核为基础,以动态管理为手段,以分配差距为杠杆,以调动职工积极性为目的"的良好的用人、用工、分配机制和管理体系。
5.7.2建立健全绩效评价体系,采取多种分配形式,合理拉大分配差距,实行多元化的分配制度,进一步提高职工工作责任心、积极性,形成收入能增能减的竞争机制。
5.7.3积极推行职工岗位动态管理,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原则,通过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来选拔和任用人才;形成全厂岗位靠竞争、报酬凭贡献的良好局面。
5.7.4建立健全各级岗位培训标准,加大培训力度,使全员岗位培训率达到80%以上,三高人才比例达到国际一流规定的目标值。
5.7.5按照"培训是职工最大的福利"理念,从着眼于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出发,建立科学的、可持续的职工培训计划和奖惩制度,逐步实现培养人才由数量发展型向素质提高型的战略转变,实现职工"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5.7.6注重人才的开发和应用,建立科学的调动、提升等用人机制,逐步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5.8企业的经营管理
5.8.1建立起完善的生产、经营经济责任制和严密的管理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5.8.2严格企业法制化管理,建立企业法制化管理体系,依法经营,从严治企。
5.8.3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努力构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营管理体系。制定年度经营责任制考核实施方案,建立内部模拟市场机制。将工资与可调电量挂钩,以提高各类人员对安全生产的关切度,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5.8.4按照"超罚节奖"的原则,将"三费"进行分解承包给各二级部门,由二级部门按月申报、控制使用,以实现人人身上有指标,人人肩上有压力。
5.8.5加强成本管理,建立健全控制成本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并进行成本控制、监督和考核。
5.8.6根据市场经济需要,建立经济活动分析制度,并定期进行经济活动分析。
5.8.7加强预算管理,严格按预算控制各项收支,制定预算管理制度,每月在经济活动分析会上对预算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预算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调整。
5.8.8加强资金管理,把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和结算资金分开管理,严格按照审批程序控制各项资金支出。
5.8.9加强审计制度建设,进一步夯实审计管理基础工作。积极开展常规性的财务收支审计工作,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能。加强重点工程、合同、资金、资产及成本管理制度的审计,并针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审计建议。
5.8.10健全完善监督约束机制。对合同管理实施全过程的审计监督,强化工程项目的审计监督和效能监察,推动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
5.8.11强化计划管理的龙头作用和财务管理的中心地位,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把所需的材料费、管理费等纳入年度综合计划和月度计划,形成计划、合同、限额三重控制。
6检查与考核
6.1检查
6.1.1制度一经发布生效,有关各方都必须严格遵照执行,标准化管理机构和被授权有该项管理职能的部门将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6.1.2各部门和单位都必须按本制度的规定,对分管和归口管理的内容实行制度化管理,达到制度的要求,并接受有关部门的检查。
6.2考核
对违反本制度各项条款规定的有关部门和人员,将追究其责任,并由厂经济责任制考核委员会给予经济考核。